原標題:一座城 一河水 一家人——海南大學“尋美家鄉河”美舍河團隊走訪紀實
“尋美家鄉河,最濃美舍情”。自古以來,河流是最具“鄉愁”特征的文化符號,“家鄉河”則是每一個游子午夜夢回的地方,那里或承載著童年嬉戲玩樂的美妙時光,或是共飲家鄉水的獨特記憶。而“家鄉河”的變化,更是人們對生態發展、社會變遷最直接的感受。
2019年7月16日,海口“尋美家鄉河”暑假實踐團隊調研活動啟動。作為全國第二屆“尋找最美家鄉河”大型主題活動重要環節之一,海口“尋美家鄉河”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旨在讓大學生走近“家鄉河”,尋找、發現“家鄉河”之美,同時,也是對各入選河流的一次集中展示和宣傳。活動期間,海南大學韓曉莉教授帶領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的多位學子,組建了“尋美家鄉河”美舍河團隊。調研期間,他們將以自己獨特的視野探尋“家鄉河”之美,實時通過圖片、文字、小視頻在微信、微博等社交工具上展示。調研結束后,他們將提交調研報告和手繪地圖,記錄美舍河的生態美、人文美、治理美和幸福美。
海南大學“尋美家鄉河”美舍河團隊走進美舍河鳳翔濕地公園。記者 蘇弼坤 攝
科學治水成效顯
7月21日,海南大學“尋美家鄉河”美舍河團隊對美舍河附近典型村落和濕地開展實地調研,實地觀察美舍河鳳翔濕地公園段治水狀況,以及對丁村、邁瀛村兩個村落居民發放問卷,了解美舍河治理以后沿河居民的感受。
“在調查問卷過程中,聽到最多的是對美舍河治理成效的贊不絕口。”海南大學2017級土地資源管理專業的任高鑫是“尋美家鄉河”美舍河團隊第三組的組長,負責調研項目中“治理美”板塊。最讓他感動的是沿線居民對美舍河治理的認可:一位路人大叔,滔滔不絕地介紹著讓他收獲滿滿幸福感的鳳翔濕地公園,對美舍河綜合治理給出了極高的評價;住在美舍河附近的一位青年,老遠招呼大家,主動為問卷調查提供方便;一位紅木加工廠的員工,在填完問卷后為每人遞上一瓶清涼的礦泉水……
在調研過程中,居民的熱情和善良拂去了夏日帶來的浮躁,給同學們心底注入了一汪清泉。這種“貴賓”式款待,背后則是對海口市委市政府“以人民為中心”,把美舍河水體治理及生態修復示范工程當作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的認可與肯定。
美舍河,海口市城區的母親河,是流經海口的清流之一,也是海口綠色生態系統的一個關鍵性、基礎性的廊道。在過去數多年的城市化進程中,曾經潺潺流水、鳥飛魚躍的美舍河也染上了“城市病”。“母親河”變成了人人避之不及的“污水河”。
2017年以來,海口市委市政府從“最難啃的硬骨頭”入手,對美舍河進行生態治水,在城市更新的不斷推進中,讓城市恢復應有的生態面貌。至此,海口用一條河流的新生,滿足了人們對心底桃源再現的期待,打開了全市水體治理的開篇,成為全市生態恢復的示范。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