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海南堅持高標準嚴要求,培養造就一支黨和人民滿意的高素質教師隊伍
引培并舉“雙輪驅動” 以點帶面均衡發展
“講臺系國運,丹心鑄民魂。”9月10日,海南廣大教師們將迎來第35個教師節,他們長期躬耕講壇,滋蘭樹蕙,培養了一批批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令人敬仰。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省通過高層次引進、加大自身培養、以點帶面等方式,使全省12.78萬名專任教師隊伍結構不斷優化,整體素質明顯提升,為海南深化教育改革開放和建設自貿區、自貿港源源不斷地提供新動能。
高位嫁接 植入“優質基因”
“校園雜草叢生、臟亂不堪,全校81個孩子大多身著奇裝異服,學風渙散。”日前,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灣嶺學校校長包瑞在海口的一場宣講中,回憶起了自己2016年剛到學校時的場景。
彼時,灣嶺學校中考成績全縣倒數第一,好教師不肯來、好學生留不住,使這所鄉鎮中學的發展深陷泥沼。從甘肅遠道而來的包瑞通過建章立制,狠抓教學改革,帶領師生們奮勇拼搏,短短兩年多,就使灣嶺學校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學校連續兩年中考平均分和綜合指標實現增長,許多師生在省級比賽中獲獎,回流學生400余人。
教育強則海南強,教師強則教育強。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靠教育,更要靠教師。
立足師資力量薄弱的省情,省委、省政府決定向教育發達地區“高位嫁接”優質教育資源,推動海南教育實現“換道超車”。
因此,在前些年招聘引進26名思源學校校長和229名學科骨干教師的基礎上,我省再投入1.5億元,連續3年實施中小學“好校長、好教師”引進工程,共引進優質教育人才300名,包瑞便是“好校長”中的一員。
省教育廳教師工作處負責人介紹,這300人中,在貧困市縣、少數民族市縣和鄉鎮以下學校任教的校長、教師占總數的75%以上,起到了雪中送炭的作用。
“這些引進的好校長、好教師,為海南帶來了先進的辦學理念和優質的教育資源,為我省基礎教育植入了‘優質基因’,為海南老百姓提供了優質多樣的教育選擇,對海南經濟社會發展和改善投資環境發揮了積極的推動作用。”省教育廳負責人表示。
輪崗培訓 增強“造血功能”
7月6日上午,2019年省國定貧困市縣鄉村教師業務骨干對口培養項目在海口收官。回想起3個月的參培經歷,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南茂中學教師王司南直言:“學得很‘滿足’,聽得很‘解渴’。”
王司南翻開隨身攜帶的筆記本,上面仔細地記錄著各個教學知識點,包括語音語調、話題思考。“作為鄉鎮中學教師,能夠進入城區優質學校跟崗研修,近距離地跟名師學備課、聽講課,我明白機會難得,必須牢牢把握。”
據悉,該項目是我省今年啟動的基層教育專業技術人才激勵機制改革試點項目,共為期3個月,具體包括組織學員在省內外跟崗實踐、訪學研修等。獲評“優秀學員”的教師,在同等條件下,可被優先推薦參加下一輪省級骨干教師培養對象的考核選拔工作。
省教育廳教師工作處負責人表示,近年來我省始終堅持一手抓引進、一手抓培養,特別是以“培養”盤活人才存量,取得了良好收效:教師們有了自己的“名師”——全省建立特級教師工作站8個、省級卓越校長工作室30個、省級卓越教師工作室50個,培養了中小學省級骨干校長100名、特級教師156名、省級學科帶頭人170名、省級骨干教師1100名。
鄉村老師也能走進大學學堂——依托海南師范大學持續多年實施的“雙五百”人才工程,截至目前共有8000余名優秀師范生到農村學校頂崗支教實習,5000余名農村教師被置換出來回爐“充電”。
城鄉教師交流輪崗支教——對義務教育階段在同一所學校任職任教超過一定年限的校長教師交流作出制度性要求,鼓勵城鎮學校向農村學校、優質學校向薄弱學校交流輪崗。
以點帶面
加強農村教師隊伍建設
“在我看來,面對低年級的孩子,上數學課應該注意這幾點……”日前,在海口市港灣小學教師辦公室內,該校數學特級教師、省卓越教師何麗工作室主持人何麗正在微信群里,和工作室負責幫扶的樂東黎族自治縣佛羅鎮中心學校的幾位青年教師進行語音討論交流。
何麗告訴海南日報記者,該工作室共有27人,涵蓋省級學科帶頭人、省級骨干教師等優秀教師,工作室會經常在線上線下組織課堂診斷、課例研討、同課異構等,通過手把手地指導幫扶學校教師,為基層培養更多有潛力的“種子”教師。
據省教育廳統計,全省現有各級各類學校專任教師12.78萬人,其中有5.639萬名中小學教師分布在鎮區及鄉村中小學,約占中小學教師總數的50%。鄉村完小、教學點教師(即“鄉村教師”)有2.1324萬人,約占中小學教師總數的18.9%。如何幫助他們提升專業水平,是當下最關鍵的問題之一。
近年來,我省堅決落實鄉村教師支持計劃,不斷加強農村教師隊伍建設,農村教育底部不斷被抬高——
一方面,我省堅持實施農村特崗教師計劃。2011年以來共為保亭、東方、白沙等14個市縣招聘農村義務教育特崗教師3900多人,有效緩解了農村邊遠貧困地區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師緊缺狀況,優化了農村教師隊伍結構。
一方面,我省實施鄉村教師安居工程,滿足鄉村教師從教、流動、支教的居住需求。黨的十八大以來,已投入逾11億元為農村學校建設教師周轉宿舍近13244套,較好地改善了農村教師住宿條件。
另一方面,我省持續實施“海南省邊遠鄉村教學點小學教師培訓計劃”項目,該項目連續多年列入省委省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每年對全省3000名鄉村及教學點小學教師開展專項培訓,至今已完成1.5萬人一輪的全員培訓,受到廣大鄉村教師的熱烈歡迎。
?
?
?
相關鏈接:
確保教育支出只增不減 海南教育經費再優化?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