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鷺在海南東寨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翩翩起舞。
“紅樹林區是候鳥的越冬場和遷徙中轉站,更是各種海鳥的覓食棲息,生產繁殖的場所。”近日,海南東寨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工程師馮爾輝發現,嬌小可愛的蒙古沙鴴、嘴微上翹的青腳鷸、上體灰褐色的紅腳鷸等鴴鷸類水鳥,從北方遷飛路過這里,保護區慢慢變得熱鬧起來。有些過境水鳥待吃飽喝足后將再次啟程,一路南下,最遠飛至澳大利亞等地過冬。
近年來,海南東寨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態保護和修復成效顯著,紅樹林的面積逐年擴大,紅樹林及濕地生態系統功能不斷增強,環境良好、生態平衡健康穩定的東寨港,不時出現萬鳥翩躚的壯觀場面。
灘涂和淺水區域覓食的小白鷺。
又到候鳥遷飛時 大批小白鷺現身東寨港
9月12日下午4點左右,在海南東寨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塔市保護站,20多只小白鷺在退潮后的灘涂和淺水區域覓食。它們不時伸長頸部,昂頭環顧四周,步履穩健,從容不迫。更有不少小白鷺站立在海岸邊的紅樹林上,遠遠望去,綠樹叢中閃耀著白光點點。
馮爾輝介紹,小白鷺屬于中型涉禽,喜歡棲息于稻田、河岸、泥灘及沿海小溪流,并集群在水邊淺水處活動。特別有意思的是,小白鷺常一腳站立于水中,另一腳曲縮于腹下,頭縮至背上呈“S”狀,長時間呆立不動,或漫步走動,待發現食物后會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扎入水中捕食,或者將腳探入水中攪動后捕食被驚嚇到的魚。
據了解,海南位于東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飛線路上,每年到了8月底9月初,就會有越冬水鳥陸續飛來,在此越冬或者遷飛路過。而環境良好、生態平衡健康穩定的海南東寨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東亞—澳大利西亞遷徙路線上的重要停留地、中轉站、越冬候鳥的重要棲息地。這里也是海南每年越冬水鳥調查種類和數量最多的地方。
“每年12月到第二年1月,東寨港的越冬水鳥最多。根據統計數據,最多的時候一次記錄到3萬多只。”海南東寨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說,近年來東寨港保護區生態環境明顯好轉,紅樹林及濕地生態系統功能不斷增強,生態平衡健康穩定,保護區紅樹林的面積逐年擴大,從2013年的1578公頃擴大到現在的1771公頃。目前,保護區野生動植物的種類和數量不斷增多,記錄的鳥類從原來的180多種增至現在的214種,保護區水質從原來的劣Ⅳ提升為現在的Ⅲ類,海洋底棲動物和微生物的數量越來越多,保護區物種生態鏈穩固。
俯瞰海南東寨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茂密的紅樹林。
退塘還林動真格 多措并舉守護“海口之腎”
據了解,海南東寨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我國建立的第一個以紅樹林為主的濕地類型的自然保護區,也是迄今為止我國紅樹林自然保護區中連片面積最大、樹種最多、林分保育最好、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自然保護區。目前,東寨港保護區面積3337.6公頃,保護區內動植物資源豐富,有紅樹植物19科36種,占全國的97%。
候鳥特別喜歡東寨港,這與東寨港保護區管理局所作的努力分不開。近年來,該局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規劃控制、立法保護、科學修復、合理利用、社會監督、造福子孫”的保護原則,在依法保護、退塘還林、科學修復紅樹林、育苗造林、生態宣教等方面,不斷強化紅樹林保護修復工作力度,多措并舉保護好東寨港這片“海口之腎”。
灘涂上的小螃蟹。
“紅樹林區域的生物資源非常豐富,也是人為活動非常活躍的地方,其保護面臨著嚴峻挑戰。”東寨港管理局的相關負責人介紹,為更好地保護好紅樹林,2013年8月以來,海口共投入1.5億元關停、搬遷了9家養豬場,遷移55萬只咸水鴨養殖場,拆除8家違規餐飲店,清理整頓20家非法采石場,拆除周邊違章建筑22宗、2萬平方米;建設了演豐鎮污水處理廠及配套管網,消除片區生活污水。
在退塘還林方面,自2013年12月以來,海口投入5500萬元實施保護區內退塘還林工程,完成填塘面積2355畝。2018年7月,海口市政府將博度片區886畝養殖塘實施退塘還林作為江東片區首個生態修復工程項目,在制定退塘還林實施方案時充分考慮各方利益,投入1.7億元開展退塘還林工作,并且在生態補償方面予以創新,為海口江東新區乃至全省生態文明建設提供經驗借鑒,實現了生態保護與群眾經濟利益的雙贏。
紅樹茂盛、水波蕩漾的海南東寨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生態宣教氛圍好 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東寨港良好的生態環境不僅吸引了鳥兒的到來,更是吸引了不少市民前往探秘。東寨港保護區是省、市“中小學環境教育社會實踐基地”,每年都有不少學生、社會各界人士到此參觀、游覽,并參與濕地保護實踐活動。這里有一座紅樹林博物館,是面向公眾開展紅樹林濕地科普宣傳教育和培訓的重要場所。紅樹林博物館分為兩層,第一層主要是科普知識的宣傳,第二層主要是紅樹林中發現的各種動植物,有不少做成了標本。
東寨港保護區管理局還通過開展各類豐富多彩的紅樹林宣教活動,利用報紙、電視以及各類新媒體手段進行廣泛宣傳報道,極大地調動和提高了公眾的生態保護意識。
如今,每年東寨港保護區都會開展走進學校、走進教室、走進社區、走進村莊等 “四進”宣傳活動,向廣大群眾宣傳紅樹林有關知識和法律法規,累計發放宣傳材料5萬多份;舉辦“東寨港觀鳥節”“愛鳥周”“濕地日”等大型主題宣傳活動,邀請社會各界人士、廣大學生、社區村(居)民和生態環保志愿者到保護區參觀學習、交流互動和參與各項環保志愿者活動,增進人與自然親近感;積極開展“認種認養”活動,目前已經有大批愛心企業主動加入這個活動中,在社會上引起極大反響。
“保護好紅樹林就是保護好我們人類的生命線,我們將繼續認真抓好保護區資源保護和生態修復等重點工作,完善紅樹林保護長效機制建設、加大宣教力度、加強保護區資源的監測和管護等方面,有力促進保護區生態系統的持續穩定健康發展。”海南東寨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
?
?
相關鏈接:
東寨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態修復 白鷺起舞?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