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瞰海南東寨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茂密的紅樹林。
退塘還林動真格 多措并舉守護“海口之腎”
據了解,海南東寨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我國建立的第一個以紅樹林為主的濕地類型的自然保護區,也是迄今為止我國紅樹林自然保護區中連片面積最大、樹種最多、林分保育最好、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自然保護區。目前,東寨港保護區面積3337.6公頃,保護區內動植物資源豐富,有紅樹植物19科36種,占全國的97%。
候鳥特別喜歡東寨港,這與東寨港保護區管理局所作的努力分不開。近年來,該局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規劃控制、立法保護、科學修復、合理利用、社會監督、造福子孫”的保護原則,在依法保護、退塘還林、科學修復紅樹林、育苗造林、生態宣教等方面,不斷強化紅樹林保護修復工作力度,多措并舉保護好東寨港這片“海口之腎”。
灘涂上的小螃蟹。
“紅樹林區域的生物資源非常豐富,也是人為活動非常活躍的地方,其保護面臨著嚴峻挑戰。”東寨港管理局的相關負責人介紹,為更好地保護好紅樹林,2013年8月以來,海口共投入1.5億元關停、搬遷了9家養豬場,遷移55萬只咸水鴨養殖場,拆除8家違規餐飲店,清理整頓20家非法采石場,拆除周邊違章建筑22宗、2萬平方米;建設了演豐鎮污水處理廠及配套管網,消除片區生活污水。
在退塘還林方面,自2013年12月以來,海口投入5500萬元實施保護區內退塘還林工程,完成填塘面積2355畝。2018年7月,海口市政府將博度片區886畝養殖塘實施退塘還林作為江東片區首個生態修復工程項目,在制定退塘還林實施方案時充分考慮各方利益,投入1.7億元開展退塘還林工作,并且在生態補償方面予以創新,為海口江東新區乃至全省生態文明建設提供經驗借鑒,實現了生態保護與群眾經濟利益的雙贏。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