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瓊海全面深化改革,堅持生態優先戰略,構建一核多元產業結構
紅色熱土加速綠色崛起
“萬泉河水清又清,我編斗笠送紅軍。軍愛民來民擁軍,軍民團結一家親。”50余年來,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的演出足跡遍布祖國大江南北,帶熱了膾炙人口的《萬泉河水清又清》,也讓瓊海的美名傳遍五湖四海。
9月24日,在省新聞辦于海口舉辦的第六場海南省“壯麗70年 奮斗新時代”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瓊海市委書記何瓊妹用“紅色娘子軍”“博鰲亞洲論壇”“萬泉河”“潭門漁港”這4張名片推介瓊海,描繪瓊海巨變。
從建省初期的破舊瓦房、茅草房到城市高樓林立、鄉村漂亮民居,從一條黃土路到“一機場兩高鐵三高速四港口”全方位立體式交通網絡……伴隨著新中國的成長腳步,瓊海乘著改革開放的浩蕩東風,實現了歷史性的跨越發展,也生動詮釋了中國共產黨人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
弘揚紅色精神 打造投資熱土
走進瓊海嘉積城區,一座紅軍女戰士的雕像高高矗立,穿草鞋、戴斗笠,帽檐上大大的紅五星,英姿颯爽,《萬泉河水清又清》的歌聲回響在城區大街小巷。
紅色娘子軍,是瓊海人引以為傲的歷史記憶,也是瓊海人的精神源泉。“干部有擔當,群眾有激情,推動博鰲機場、博鰲跨海通道、博鰲田園小鎮等重大項目10個月內完成。”何瓊妹說,紅色娘子軍的精神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瓊海人,激勵廣大黨員干部群眾奮發進取。
2015年3月,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以下簡稱樂城先行區)總體規劃獲準實施時,樂城島及萬泉河南北兩岸大片土地還是一片荒蕪。瓊海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帶著客商踏過野草、灌木,在一片荒蕪中給客商講政策、說未來,推介樂城,當年就招入并完成7個項目的開工。
從2015年底到2016年3月,樂城先行區在3個月內開工了20個項目。成績的背后是瓊海市委、市政府堅持全面深化改革,向改革要動力、要活力。樂城先行區以“極簡審批”試點為主要抓手,實施“六個試行”改革措施,項目落地平均時間從429個工作日縮減至58個工作日,提速6.4倍。
瓊海還在全省率先通過“多規合一”改革成果審定,如期完成行政體制改革,生態文明建設、文化體制改革、“放管服”改革等始終走在全省前列。何瓊妹表示,瓊海將全力推動各項改革政策全面落實,對標國際標準出臺優化營商環境實施辦法,打造投資熱土。
堅持生態優先 擦亮綠色名片
綠意盎然的萬泉河,是瓊海最美麗的綠色名片。
“瓊海一直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把生態當成眼睛一樣去保護。”何瓊妹說,在謀發展中,堅持生態優先戰略,堅決不上污染環境的項目,同時認真落實兩輪中央環保督察整改工作,推進生態環境六大專項整治。
以萬泉河為例,瓊海舉全市之力,通過重拳打擊盜采行為、建立合法采砂秩序、嚴管河砂市場,徹底鏟除了萬泉河上非法盜采河砂的毒瘤。同時,瓊海在治砂的基礎上,疏浚河道、補種樹苗,修補萬泉河生態,開展增殖放流,改善水域生態環境,讓萬泉河水清又亮。
更多生態“短板”和“欠賬”正在補齊。何瓊妹表示,瓊海將以實際行動,深入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擦亮綠色生態名片。
發展休閑漁業 推進產業融合
潭門漁民,世世代代耕海為業,守望著祖宗海。2014年,潭門鎮合龍村漁民柯維秀兄弟倆在瓊海市政府的扶持下,購買了2艘鋼質船,船上安裝了“北斗”衛星導航通信系統和一些高科技設備,“這艘大船能帶著我們到祖宗海,捕更多的魚。”
瓊海市委、市政府一方面鼓勵漁民造大船、闖深海、捕大魚,另一方面從應對漁業資源短缺與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出發,借助瓊海全域旅游蓬勃發展的態勢,率先在全省探索發展休閑漁業,幫助漁民轉產就業。挖掘傳統古老漁家文化內涵的潭門趕海節是瓊海推出的休閑漁業業態之一。
今年8月下旬,眾多省內外游客專程趕來潭門參加趕海節,赴一年一度的“趕海之約”,他們在潭門逐沙踏浪、吃海鮮、看演出,玩得十分盡興。從2015年開始舉辦的潭門趕海節,已成為瓊海一個節慶旅游品牌。
瓊海市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將把潭門趕海節打造成為有影響力的休閑漁業節慶活動大品牌,推進瓊海休閑漁業全產業鏈融合發展。同時,還將加強海洋牧場、漁港、漁船避風基地和休閑漁業設施建設,創建一批海釣賽事基地、創建一批精品漁業示范基地等,深度塑造“潭門海鮮”名片,發展潭門餐飲旅游產業,推出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休閑漁業新產品。
用好金字招牌 惠及全市人民
“今年1月至8月,瓊海已舉辦135場大型會議,其中千人以上規模會議有23場。到年底,還將舉辦20場千人以上規模的大型會議。”發布會上,何瓊妹介紹的一組數字,描繪了瓊海會展經濟蓬勃發展的熱烈景象,也展示了這一產業在瓊海的美好前景。
會展業是瓊海市以醫療健康產業為核心的多元產業結構中的重要一環,也是瓊海“三地兩區一中心”戰略定位的關鍵一環。
“在博鰲亞洲論壇效應的輻射帶動下,瓊海正成為會展的熱土,目前已有世界醫療旅游與全球健康大會等29個大型會議、展覽定期定址瓊海。”何瓊妹說,瓊海以論壇為依托,持續深化對外開放與合作,構建一核多元的產業結構。2018年,瓊海直接接受外商投資1.22億美元,比2017年增長16.1倍。
為了用足、用活、用好博鰲亞洲論壇“金字招牌”,瓊海高標準、高質量推進博鰲田園小鎮建設,形成了“多點布局、串點成線、連線成面”的全域美麗鄉村格局,使鄉村旅游成為瓊海一大特色旅游品牌。
何瓊妹表示,將繼續深化博鰲田園小鎮建設,以博鰲為核心打造“世界級國際會議中心”,圍繞博鰲亞洲論壇,推出更多的精品美麗鄉村,打造鄉村振興戰略的瓊海樣板,同時統籌推進民生改善各項事業,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市人民。
?
?
?
相關鏈接:
文昌至瓊海高速建成通車:海南環島經濟新動力?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