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海口市秀英區依托區位、資源優勢,敢為人先,搶抓機遇
高質量打造活力發展新城區
位于秀英區的海南國際會展中心一帶海域,大海里帆影點點,盡享椰風海韻。記者 張茂 攝
核心提示
市區樓廈林立成群、流光溢彩,港口碼頭船只穿梭、井然有序,假日海灘浪花奔騰,椰樹成林,田園鄉村安靜淳樸、風景怡人——作為海口最年輕的城區,秀英正呈現出生機勃勃的嶄新面貌。
被稱為“瓊北門戶”的秀英區,曾是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之初“十萬人才下海南”的第一站,是多少懷揣“淘金夢”“創業夢”“海南夢”開始的地方啊。艱辛探索,砥礪奮進,華彩蝶變,秀英這方熱土,始終以敢為人先的膽識,搶占機制體制改革創新的制高點,始終以奮勇爭先的精神,努力實現經濟社會全面跨越發展。昔日的城鄉結合部已悄然嬗變,正成為海口經濟發展的新高地。
海口市政協副主席、秀英區委書記張霽說:“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秀英區廣大黨員干部群眾要更加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持續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4·13’重要講話和中央12號文件精神,把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同完成改革發展穩定各項任務結合起來,夯實黨建根基,聚焦‘兩個確保’目標,進一步提升生態文明建設、鄉村振興、脫貧攻堅工作,開拓創新、苦干實干,為推動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勇扛重擔,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新的貢獻。”
五源河國家濕地公園景色宜人。(秀英區委宣傳部供圖)
重點項目“生根成林” 為經濟發展注入活力
9月24日上午,海南國際會展中心二期項目施工現場機器轟鳴、塔吊林立。從空中俯瞰,會展中心二期就如同一只初綻容顏的“鋼鐵海鷗”,靜臥在秀麗的濱海大道北側。
海南國際會展中心二期項目是去年11月28日海口集中開工的項目之一。“目前,主序廳地下室土建施工已全部完成,南館已完成70%,北館已完成70%。”項目經理趙志堅表示,為了保障施工進度,投入1500名施工人員,機械約460臺,分三班倒24小時不間斷施工。
政府的貼心服務為項目的順利進展提供了充分保障。“秀英區政府為國際會展中心二期項目成立了專門的項目協調小組,至少每半個月要來工地服務一次,在用水、用電、車輛進出方面幫我們解決了很多難題。”趙志堅說。
重大項目建設是拉動經濟社會發展,完善城市功能的有力抓手。
全省最大的綜合性體育場館五源河文體中心、全省投資預算額最大的文化主題類公園環球100主題公園、省兒童醫院、北大附中附小、海秀快速路……2016年以來,落戶秀英區的省市區各類建設項目達916個之多。秀英始終把項目建設作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頭號工程,舉全區之力推動項目建設,各級干部在堅持“六個一”工作機制的基礎上,創新推行“六加六”管理模式,幫助企業及時協調解決了土地征收、房屋拆遷、糾紛調處等項目推進難題,為項目落戶發展提供一流高效的服務,確保項目按時完工。
2018年,秀英全區地區生產總值突破220億元,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突破12.5億元,連續11年保持兩位數增長。特別是固定資產投資,完成465億元,連續7年保持全市榜首。
經濟的高質量發展需要源源不斷的內生動力,今年全省提出的“兩個確保”百日大行動成為秀英經濟發展新的著力點、增長點。
該區還提出,要通過放大夜間經濟效益,做強“深夜食堂”美食節、海口樂購嘉年華、“國際美食之都”等主題消費活動,以政府搭臺、媒體造勢、商家互通、商界與消費者互動的模式,培育消費亮點、熱點,豐富旅游產品供給,全力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0%”的目標任務,通過消費提質升級助推經濟高質量增長。
秀英區石山鎮施茶村發展石斛產業。記者 王凱 攝
黨建引領 培育產業 統籌推進鄉村振興建設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是秀英區委、區政府實施鄉村振興的“第一場硬仗”。
據了解,秀英區共有6.69萬戶,已建廁所6.51萬戶,改廁普及率達到97.3%。目前正加快推進農村改廁工作力度,年底前將完成尚未建設的1680戶廁所任務。
此外,在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的過程中,秀英區建立了城鎮一體化的垃圾收運處理體系,實現生活垃圾收運全覆蓋。并完善鎮級環衛機構、村鎮環衛設施設備,逐步建立農村衛生長效管理機制,增強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能力;并推動創建生活垃圾分類和資源化利用示范村,擦亮鄉村振興美麗底色。
“遍地蔥綠,鮮花盛開”的美麗環境也為鄉村旅游增添了魅力,帶動游客量的大幅度增長。該區已形成“重點景區+特色產業小鎮+美麗鄉村”的全域旅游發展格局。
鄉村振興,關鍵是產業要振興。要鼓勵和扶持農民群眾立足本地資源發展特色農業、鄉村旅游、庭院經濟,多渠道增加農民收入。
農村基層黨組織要成為帶領農民群眾共同致富的主心骨和堅強戰斗堡壘。
近年來,秀英區村級黨組織開展“星級評定管理”,通過定標準、定主體、定考核、定管理、定運用等方式對村級黨組織進行考核,調動了基層黨組織的積極性,強化了黨組織的管理;積極探索“黨建+”模式,在石山互聯網運營中心、永興電商扶貧中心、馮塘綠園等生產一線成立黨組織,在永興鎮成立了全省首個鎮級電商扶貧中心、首個愛心扶貧集市,在羅經村建立了村企黨建聯合工作站,使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延伸到基層一線;暢通村居“兩委”干部晉升渠道,出臺實施了《從優秀村居“兩委”班子成員選任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辦法》,進一步激發了村級干部隊伍活力。
“緊扣發展實際,通過創新黨建載體,不斷調動各級黨組織和黨員的積極性、主動性,激發了基層發展活力,為鄉村振興提供有力組織保障。”張霽說。
秀英區永興鎮的扶貧愛心集市。(秀英區委宣傳部供圖)
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 新時代文明實踐融入生活
群眾缺什么,實踐中心就補什么;群眾在哪里,文明實踐就延伸到哪里——在秀英,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正通過各種方式融入百姓的生活,打通宣傳群眾、教育群眾、關心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
父母工作繁忙,培訓班收費昂貴——一到假期,無論是市區還是農村的家長,都開始為孩子的看管問題發愁。今年暑假,海口秀英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所依托志愿服務,紛紛推出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公益課堂,為孩子們提供了暑期“充電”的好去處。
“‘四點半課堂’來得真及時!這個暑假,我孫子能在這跟著老師學國學、書法、禮儀,我們做家長的也放心、省心。”今年7月8日,海口市秀英區秀英街道暑期“四點半課堂”在書場村黨群活動中心正式開課,為轄區孩子打造了一個專屬、有趣、益智的暑期課堂,解決中小幼學童暑期無人看管問題。
“四點半課堂”是秀英區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的一個縮影。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旨在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更加深入人心。海口秀英打造本土宣講隊伍,以老爸茶店、田間地頭等作為傳播點,通過山歌、相聲等文藝方式,宣講紅色故事、優秀傳統文化以及黨的最新理論政策。
今年5月25日,海口市秀英區“大榕樹下的宣講”系列講理論促實踐活動正式啟動。當天,宣講活動在火山口公園門口的咖啡廳旁和小吃街邊的大榕樹下舉行,宣講員王杰和黃琳云分別以“自貿試驗區自貿港背景下對農村農民的啟示”和“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感黨恩”兩個主題開展宣講。隨著宣講的深入,人群也慢慢聚攏,現場聆聽的熱心群眾和市民都全神貫注,聽得津津有味。
宣講結束后,來自施茶村的村民和游客紛紛表示,這種“接地氣”的宣講活動,將“理論觀點”轉換成“樸實道理”,讓大家愿意聽、聽得懂、記得住,潛移默化中就接受了黨的理論熏陶。
潤物無聲、成風化人。在秀英,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正通過各種接地氣的方式把新思想、新政策、新風尚送到人民群眾身邊,形成了助力鄉村振興、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強大合力。(本報海口9月28日訊)
數說巨變
經濟發展
2018年
秀英全區地區生產總值
突破220億元
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
突破12.5億元
連續11年保持兩位數增長
特別是固定資產投資
完成465億元
占全市比重連續7年排名第一
廁所革命
秀英區共有6.69萬戶
已建廁所6.51萬戶
改廁普及率達到97.3%
目前正加快推進農村改廁工作力度,年底前將完成尚未建設的1680戶廁所任務
2020年底前
該區還將實現農村無害化衛生廁所清掏和轉運管理全覆蓋
?
?
?
相關鏈接:
?海口將打造最美“城市客廳” 在西海岸再造一個“萬綠園”
海口集中簽約14項目 為城市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海口入選“2019城市青和力TOP100”
海口:高度重視全面布防 確保城市安全有序運行
海口入圍“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候選名單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