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海口市美蘭區:辦好群眾“微實事”,德愛涵育文明風
黨建引領打造幸福高地
核心提示
在海口市美蘭區青年路,今年60多歲的老人陳玉瓊每天11時,總會準時來到美蘭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長者飯堂。在等待開飯的時間里,這間近200平方米的飯堂總是充滿了歡笑聲。這歡笑聲是由聚攏在一起聊天、打牌的老人們發出的。
而在每年春節過后,美蘭區各個社區又會迎來一個新的節日,到社區參與“社區更新微實事”項目投票,決定當年社區內亟須改造和新建的各類項目。“一直生活在美蘭,我的幸福感越來越強。”陳玉瓊感慨地說。
打造幸福高地,美蘭一直在前行。在江東新區,白駒大道延長線項目工地上熱火朝天,文明東越江通道建設現場,滿是林立的樁機……
海口美蘭區高樓林立。 記者 張茂 攝
開設13個長者飯堂 7萬余老齡人受益
“我來這里吃午飯已經有三四個月了,不僅方便,而且飯菜的品種豐富、味道也很不錯,還可以和朋友們聊天,這是我見過的最棒的‘活動中心’。”8月28日,在美蘭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長者飯堂,陳玉瓊一邊吃飯,一邊對長者飯堂贊不絕口。
“我們都能感受到滿滿的幸福!”跟陳玉瓊坐在一桌吃飯的另外一名老人說,長者飯堂不僅餐食豐富可口,還讓他們結識了很多新朋友,吃完飯后,要么就一起到實踐中心多功能教室一起排練合唱,要么就一起到該中心的圖書館里面看書。
在美蘭,長者飯堂并不只有這一個。2018年10月,美蘭區海府路街道龍舌坡社區、藍天街道龍岐社區、海甸街道新安社區等6個社區長者飯堂開業,為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特別是為高齡、空巢、獨居和生活不能自理等老年群體提供了極大方便。
目前,在美蘭區長者飯堂已經增加至13個,9個街道4個小鎮均設置有長者飯堂,全區7萬余老齡人受益。根據相關要求,長者飯堂午餐標準為“兩葷(含半葷)一素一飯(粥、面)一湯”套餐,每份價格16元,企業讓利1元,實際價格每份15元。其中,特困老人免費享用;60歲(含60歲)以上城市低保家庭老人、失獨家庭老人、優撫對象和城市孤寡困難老人政府補貼10元,個人實際支付5元;其他60歲(含60歲)以上海口戶籍老年人政府補貼3元,個人實際支付12元。
為更好地服務老人,長者飯堂運營方建立起“中央廚房+中轉配送+社區就餐、送餐、助餐”等多種服務方式,行動不便和失能老人,還可以采取訂餐、送餐服務。讓老人們感覺到更加幸福的是,美蘭區的每個長者飯堂旁邊,各社區及鄉鎮都建立起了棋牌室、書畫室、理療室、按摩室,這也讓長者飯堂還實現了助餐服務與居家養老、日間照料、文化娛樂等社區養老服務內容相結合。除了吃飯,老人們還可以在這里免費體檢、喝茶看書、下棋練字,參加各種文娛活動。
“我們美蘭區的老人,幸福是看得見,體會得到的。”陳玉瓊說,她現在最盼望的就是自己身體一如既往地健康。這種幸福,她要多多享受。
長者飯堂里開心的老人們。王聘釗 攝
“政府配菜”變“百姓點菜” “微實事”落到實處
在美蘭區海甸街道辦福安村村口的小廣場上,一座新建成的戲臺矗立在幾棵綠蔭如蓋的枇杷樹中間,為這個四周高樓林立的城中老村落平添了幾分文化氣息。“以前村里演戲只能在油桶上墊門板搭個簡易戲臺。”村民莊仕仁說,多虧了美蘭區自2017年開始實施的社區更新“微實事”項目,讓村里有了自己的戲臺,不僅可以豐富大家的生活,也留住了鄉愁。
2017年以來,美蘭區試點參與式預算改革,讓居民參與社區中與其生活密切相關的“微事”“小事”項目的政府預算決策。通過不斷創新社區治理模式,“微實事”實現了“政府配菜”向“百姓點菜”的轉變,探索了一條有效完善社區功能、提升基層治理和民生服務水平的社會治理新路徑。
以美蘭區和平南街道辦為例,2018年4月底,和平南街道辦從3萬多名居民中收集到3600多份提議,整合篩選后共236份提議。為了讓實施的提議更加合理,236份提議細分成街道層面項目和社區層面項目,并召集提議人、居民代表等到社區和街道辦召開推選大會。參加推選大會的人員分組討論各個項目并現場投票確定候選項目。在項目確定后,各街道、社區工作人員將項目內容在街道和各個社區張貼,并背著選票箱走街串巷讓居民投票。
“每個區的實施辦法基本上一樣,都必須確保公平、公開、公正。”美蘭區社區管理中心主任劉建維介紹說,除了走街串巷收集選票外,美蘭區還研發了“社區更新微實事”項目APP,方便居民投票。
在推行兩年之后,美蘭區將社區更新“微實事”項目推向鄉鎮。2019年,美蘭區繼續加大社區更新“微實事”項目的投入,投入2250萬元實施微實事,覆蓋該區4個街道和4個鄉鎮。在項目資金安排上,靈山鎮橋東村、演豐鎮演東村、三江鎮茄苪村各投入300萬元,大致坡鎮民樂社區、椰林社區各投入150萬元。按照每個街道層面120萬元、每個社區層面30萬元的分配標準,白沙、新埠街道及轄區社區為240萬元,和平南街道270萬元,白龍街道300萬元。
“長期以來,城市建設中一些與社區居民生活相關的小、急、難民生項目,是社區居民生活的‘痛點’,也往往是政府部門管理的‘盲區’。”劉建維稱,通過社區更新“微實事”項目的實施,不僅讓政府部門自行確定的部分為民辦實事項目,而且也把相關預算經費用到實處,讓群眾更有獲得感和幸福感。
海口市第四中學學生參與“微實事”征集項目投票。王聘釗 攝
文明實踐常態化 群眾幸福感增強
村莊建設統一規劃,綠樹蔥蘢紅花芬芳,平坦馬路四通八達,瓊北民居錯落有致,充滿特色風情,村民安居樂業,如今的海口演豐鎮演東村如同“室外桃源”。
2018年8月,中央辦公廳下發《關于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美蘭區成為海南僅有的兩個試點單位之一。時間僅僅過去一年,今年8月,演東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一整合三服務”經驗做法被中央文明辦列為4個全國先進典型案例之一,并在該辦《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試點工作專刊》上推介,供全國交流借鑒。
在新時代文明實踐的過程中,演東村把現有的日間照料中心、農家書屋、革命烈士紀念園等資源進行整合,改造建成長者樂園、兒童之家、志愿服務站、鄉村大舞臺、村史館等12個功能場所,為村民提供居家養老、兒童照料、圖書閱讀、文藝演出、紅色教育、村史教育等服務和活動陣地。
“具體工作中,志愿者們都深入了解群眾所想所需所盼,用心用情為群眾提供貼心服務。”演東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負責人姜華稱,正是這種做法讓演東村新時代文明實踐成為聚人氣、有活力、可持續的一項常態化工作,讓群眾不斷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讓幸福遍地開花。
在美蘭,遍地開花的幸福感,不止在演東村。圍繞著貼心為百姓服務的宗旨,美蘭區在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中,著力于陣地、人員、項目的整合盤活,牢牢把握群眾需求,打造了助殘扶困、生態文明等7類特色主題基地,建立起了精準化、常態化的110個志愿服務項目,發展志愿者3.8萬人,已組織開展2300多場主題實踐活動。
白駒大道延長線改造工程項目現場,工人們正在施工。王聘釗 攝
抓住黨建不放松 讓幸福之花常盛
“在美蘭,每一個人都是幸福的。”美蘭區政府相關負責人笑著說,但是幸福的生活,離不開該區經濟的發展。美蘭區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顯示,2018年,美蘭區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64億元,同比增長7.7%;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8.7億元,同口徑增長9.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88.4億元,同比增長5.8%;城鄉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712元,同比增長8.8%。
隨著經濟的增長,美蘭區在民生投入上也是大手筆。“在經濟發展的同時,我們還著力抓好民生,抓生態環境建設,集中財力在群眾特別需要的地方投錢,公共財政民生支出比重保持在70%以上。”海口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美蘭區委書記馮琳稱,美蘭區之所以能取得這樣的成績,最關鍵的一條,就是牢牢抓住黨建不放松,區鎮村三級聯動,真真正正把黨建責任落實到位,實現堡壘筑牢在一線、黨員攻堅在一線、力量下沉到一線。
目前,美蘭區已全面推行區委常委聯系黨(工)委抓基層黨建、區級黨員領導干部抓基層黨建聯系點工作制度,全面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整頓軟弱渙散黨組織。在基層筑牢了戰斗堡壘,也打造了演東村、新安社區、流水坡社區等一批“叫得響”的基層黨建示范點。與此同時,美蘭還將支部建在一線,引領黨員攻堅在一線。成立黨員先鋒隊、黨員突擊隊、黨員志愿隊,在江東新區開發建設、重點項目、拆違控違、脫貧攻堅等重點工作一線,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
“美蘭幸福高地的建設,離不開黨建引領,也正是黨建引領,才讓美蘭人民更幸福。”馮琳說。
?
?
?
相關鏈接:
?海口美蘭區舉辦“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主題宣講報告會[圖]
與祖國同慶! 海口美蘭區長者飯堂為社區老人慶生迎國慶
落實“兩個確保”百日大行動 海口美蘭區全力保障重點項目建設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