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1月16日消息(記者黃暉 伍鳳妹 傅巍)建立垃圾分類運輸系統、實行垃圾分類“實名制”……關于時下熱議的垃圾分類話題,海南省政協委員也貢獻了自己的“妙招”。
省政協委員王哲斌:建立垃圾分類運輸系統
王哲斌表示,當前海南各市縣生活垃圾轉運站設備老化嚴重,存在明顯有破損、除臭效果不佳、轉運能力降低等問題,這對于生活垃圾轉運站的運營管理及轉運能力的要求都進一步提高。
王哲斌建議:建立垃圾分類運輸系統。要配備不同的運輸車輛,分時段進行運輸,減少垃圾混裝、混運、混處理帶來的環境破壞和可回收資源浪費。
省政協委員張玉霞:推廣垃圾分類 教育先行
張玉霞認為,有效推廣垃圾分類,教育必須先行,學校是垃圾分類教育的主要陣地。為此,她建議對學生的垃圾分類教育和環境教育有系統、全面的規劃,將生活垃圾分類知識融入教材;按學生年齡智力階段匯編相應合適的教材,同時將推廣的范圍拓寬至幼兒園;將學校生活垃圾分類實施情況列為文明校園等創建考核指標,進行督導檢查。
此外,拓寬垃圾分類的教育渠道,加強學校教育與社區教育、家庭教育等非學校教育體系的結合。比如:政府除了建立專門、綜合性的垃圾分類參觀教育中心外,還可在運營垃圾分類站的基礎上融入垃圾分類教育參觀板塊的建設,讓學生就近開展實踐、學習;結合目前海口部分環衛企業的垃圾智慧分類屋建立的“自主交投為主”回收模式,利用有償積分回收渠道,鼓勵家庭親子主動參與分類教育,家庭的積分數值可作為幼兒、青少年家庭作業等。
省政協委員龐慶莊:實行垃圾分類“實名制”
“垃圾是一種放錯了地點的資源。”為確保垃圾分類工作扎實有效推進,龐慶莊建議:實行垃圾分類“實名制”,在廚房垃圾專用袋上貼住戶家庭門牌號碼或印刷條型碼,對居民垃圾分類情況進行追蹤指導、監督,以提高垃圾分類實效。
此外,還可通過減稅等手段鼓勵、扶持企業投入垃圾分類處理行業,引導相關企業對可回收垃圾的收集運輸和處置,參與垃圾直運、垃圾處理整個流程,逐步形成垃圾分類產業鏈,使垃圾分類收集和回收利用形成良性循環。
農工黨海南省委會:發展垃圾處理終端產業 完善我省垃圾分類產業鏈
農工黨海南省委會認為,目前我省現有的垃圾處理系統無法滿足需求。必須提高垃圾處理效率,從生活垃圾源頭減量、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轉運、循環利用和分類處置等環節著手,推動相關產業的發展、培養從業人員。
為此,農工黨海南省委會建議:建立垃圾分類收集分揀產業鏈,盡快制定垃圾分類硬件設施省級標準;大力發展垃圾處理終端產業,將生活垃圾分為廚余垃圾、有害垃圾、可回收物、濕垃圾、干垃圾之后再行處理。另需增設專門的餐廚垃圾處理中心、為垃圾處理產業引入競爭機制,將垃圾處理終端產業做大做強。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