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8月起試點區域強制垃圾分類,10月起全面開展
垃圾分類倒計時 海口人你準備好沒?
《海口市生活垃圾分類和減量兩年行動方案(2020-2021)》明確,今年7月底前,所有單位、公共區域、試點街道居住區完成垃圾分類容器、分類指示牌、分類宣傳欄的設置,張貼分類標識,具備開展垃圾分類的必要條件。今年8月1日起,對黨政機關、醫院、學校(包括大中小學校、幼兒園)、大型商超、農貿市場、農產品批發市場、試點街道實行強制垃圾分類。10月1日起全面開展強制垃圾分類。
方案出臺后,海口市各區陸續開展垃圾分類工作,目前各區已選定試點街道,正在按照方案要求推進。試點小區居民的生活有哪些變化?各區試點推進過程中呈現出哪些亮點?遇到過哪些困難?
針對上述問題,記者進行了走訪調查。
龍華區美源日月城小區
撤桶并點 定時投放
業主逐漸接受和習慣
撤桶并點,定時投放。17日早上8點,記者走進美源日月城A區垃圾分類投放點,看到龍馬環衛垃圾分類督導員陳海元正在講解垃圾分類相關知識,引導協助居民進行垃圾分類投放。該小區作為龍華區首批垃圾分類試點小區,自6月中旬運行以來,垃圾分類已漸漸被居民所認可接受。
舉措
設3處投放點,定時投放
日前,美源日月城小區征得業主們同意后,設置了3處集中分類投放點投放廚余垃圾、其他垃圾以及可回收垃圾,考慮到有害垃圾整體產生量不大,只設置了一個投放點。
記者注意到,3處垃圾投放點均未設置照明燈、洗手池以及視頻監控等配套設施。龍馬環衛垃圾分類負責人尹燕磊告訴記者,目前各項準備工作正在穩步推進中,7月底前將完成洗手池、清潔噴槍、照明燈和視頻監控等相關標準化配套設施。
現在,每天7:30-9:30、18:30-20:30兩個時間段,在該小區垃圾投放區都能看到垃圾分類工作人員忙碌的身影。督導員和巡查員值守在各個投放點引導居民分類投放生活垃圾,實現分類垃圾精準投放、集中管理。定點投放過后,需要將所有投放點的投放箱歸置到垃圾房,進行集中分類清運。
轉變
居民漸漸接受垃圾分類
美源日月城小區常住人口為290戶,1000多人。一直以來,小區物業在每層樓放置一個垃圾桶,住戶也習慣出門就能扔垃圾。而現在要繞上一段路,還要在規定時間內才能扔垃圾,有個別居民對此不理解,對垃圾分類有些意見。
尹燕磊坦言,小區垃圾分類前期工作遇到比較棘手的問題就是樓道撤桶的問題,個別住戶不太理解撤桶舉動,認為是環衛公司為了省事。
為了將樓道里的垃圾桶撤出去,讓居民養成定點定時投放垃圾的習慣,龍馬環衛公司、小區物業、小區業委會和金貿街道辦做足了功課:發倡議書、舉辦宣傳活動,組織志愿者和勸導員入戶宣傳指導垃圾分類,發放“兩桶一袋,現場講解“撤桶并點”工作,詢問居民意見,爭取獲得居民認可。
“我現在每天都在家把垃圾分類好,然后按時到投放點投放,雖然是麻煩了點,但慢慢習慣就好了。我們小區本來就挺漂亮的,樓道撤桶后,小區的環境和空氣肯定會變得更好。”在小區里散步的劉阿姨說道。
記者了解到,7月底前,美源日月城小區將全面完成垃圾分類試點工作的所有準備工作,8月1日實現局部撤出樓道垃圾桶,10月1日強制撤掉小區內所有果皮箱。
激勵
準確投放前十名減免物管費
據了解,為了更好地推進小區垃圾分類工作,龍華區環衛局將策劃定期評比活動,發放日常用品作為積極參與垃圾分類宣傳的獎勵。
同時將實行紅黑榜上墻制度,每個月分類投放準確率排名前十名的住戶,下個月可以減免小區物業管理費。對于垃圾分類意識不強和多次投放錯誤的住戶,將會被通報批評。
“垃圾分類不是一蹴而就的,關鍵還是要積極宣傳環保理念,鼓勵廣大居民共同參與,垃圾分類應該從每一個家庭進行源頭改變,將環境保護的理念根植進自己的生活,共同為宜居家園而努力。”尹燕磊說。
秀英區儲運小區
“三無”小區自薦試點垃圾分類
秀英區雙擁路儲運小區作為“三無”小區試點,自6月24日啟動垃圾分類行動以來,已經初見成效。7月16日上午,記者走訪該小區,首先看到的是位于小區大門宣傳展板上寫著“垃圾分類由我做起”和一些垃圾分類知識。
轉變
居民對垃圾分類意識顯著提高
16日上午8點左右,小區居民唐先生提著分類好的廚余垃圾走向小區垃圾投放點,只見他非常熟練地先將垃圾袋里的垃圾投放進廚余垃圾投放箱,然后把垃圾袋丟進其他垃圾投放箱里。
“自從小區開展垃圾分類工作后,小區的環境衛生改善很多,住在一樓很少聞到垃圾房的臭味了。”在住戶劉清明阿姨家里,記者看到貼有廚余垃圾、其他垃圾和可回收垃圾標識的垃圾箱分門別類地放置著。
據介紹,儲運小區自從自薦成為秀英區垃圾分類試點小區以來,垃圾分類志愿者和勸導員入戶宣傳,把垃圾分類標識貼到每一戶居民家中,讓住戶在家按“四分類”做好垃圾分類后,再拿到垃圾投放點分類投放。目前,儲運小區居民對垃圾分類意識顯著提高。
激勵
視頻監控分類,獎懲有機制
作為首個“三無”小區垃圾分類示范試點,秀英區給儲運小區配齊了垃圾分類設備,同時通過在投放點設置照明燈、洗手臺、破袋機器、視頻監控,以及志愿者值崗、入戶宣傳、登記物流去向等措施,實現定時定點投放。
每天7點-9點、19點-21點兩個時間段,在小區垃圾投放點,垃圾分類志愿者忙著給居民宣傳普及垃圾分類知識,發現居民垃圾分類有誤,他們就幫著分揀,讓居民的垃圾分類意識不斷強化。
為了激勵居民做好垃圾分類工作,小區還實行了評比活動,每個月分類投放準確率排名前五的住戶,下個月可以減免小區管理費。對于垃圾分類意識不強和多次投放錯誤的住戶,將組織工作人員入戶普及垃圾分類知識。
瓊山區
金科嘉園小區鵬盛小區
小程序教居民 辨別垃圾分類
7月17日,記者在瓊山區走訪看到,鳳翔街道轄區的金科嘉園小區和鵬盛小區已開始垃圾分類試點工作。
走訪
業主自覺做好垃圾分類
17日一早,金科嘉園小區的居民拎著不同的袋子來到生活垃圾分類收集點,將不同顏色的袋子扔到不同的垃圾箱。這已成了他們每天的“規定動作”。
作為瓊山區垃圾分類首個試點小區,金科嘉園小區物業撤走了曾經布滿小區的垃圾桶。現在,小區最大的一處垃圾分類收集點格外醒目。兩個投放口分別投放廚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兩類垃圾,旁邊還各有一個紅色和綠色的垃圾桶用來投放有害垃圾及可回收垃圾。
“垃圾分類是我們每天必做的事情,家里都會準備兩個垃圾桶,把垃圾分類好后帶到垃圾屋分別投放。”鵬盛小區的業主吳女士說,以前小區擺放了幾個垃圾桶,大家把剩菜剩飯都往里邊倒,味道很大,也容易滋生蚊蠅,自從小區有了垃圾分類屋后,居民都自覺做好垃圾分類投放。
神器
小程序教你辨別垃圾分類
據了解,目前瓊山區已建成35個智能垃圾分類屋,下一步還會將鳳翔新村列入小區試點。
在居民分類投放垃圾過程中,如果遇到困難,小區分類督導員將通過手機微信上的小程序提醒如何正確投放。
“這個小程序的界面分為廚余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這四類,使用起來也非常簡便。”瓊山區環境衛生管理局副局長何運吉說,為解決準確判斷垃圾分類難題,瓊山區委托技術公司開發制作了生活垃圾分類智能小程序,解決群眾對生活垃圾分類存在的疑惑。
“在家庭垃圾分類過程中,您要是碰到有些不太容易分辨的垃圾,可以登錄這個小程序,在搜索欄中輸入名稱,點擊一下就能找到答案了。”在金科嘉園小區,何先生拎著垃圾走進智慧垃圾屋,在分類垃圾的時候犯了難,管理人員打開小程序,快速解決了何先生的問題。
美蘭區
試點街道辦
分類垃圾桶盡快配備到位
記者從海口市園林和環衛局了解到,美蘭區將和平南街道作為垃圾分類的試點街道,但目前該街道范圍內一些學校、機關大院、小區等垃圾分類的垃圾桶仍未配備到位。街道辦相關負責人表示,將于8月1日強制分類前爭取完成準備工作。
記者走訪和平南街道文明路一機關大院了解到,雖然垃圾分類的宣傳工作已經在單位開展起來,但是目前仍按原來的方式投放垃圾,還沒有設分類垃圾桶。
記者從海口市四中高中部了解到,該校已在校園內對垃圾分類做過多次宣傳,但目前垃圾分類桶也還沒有配備到位。
“我們會抓緊推進垃圾分類工作,先投放普通的垃圾分類桶開展垃圾分類,后面將購買智能垃圾桶或改造垃圾桶,和學生老師的個人信息連接起來,監督垃圾是否正確分類投放,對做得好的表揚獎勵。”該校負責人說。
瓊苑廣場小區是美蘭區確定的試點街道的垃圾分類試點小區,目前同樣存在分類垃圾桶沒有配備到位的情況。
“現在小區居民投放垃圾還是投放在原來的垃圾桶里。此前已經多次向居民們宣傳垃圾分類知識,大家對此都比較支持。”該小區物業服務企業負責人說。
位于試點街道的“三無”小區目前同樣存在垃圾分類投放的實際困難。負責該小區垃圾清運工作的環衛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已在華匯公寓等3個“三無”小區外面設置好分類垃圾屋,但居民分類投放意識仍然不強。
8月1日起,和平南街道作為試點街道能否真正實現強制垃圾分類?對此,和平南街道相關負責人表示,將加快推進垃圾分類工作,盡快將分類垃圾桶配備到位。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