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達35歲的年齡關口,就業障礙、年齡歧視應約而至。環顧就業市場,關卡隨處可見:公務員考試大多要求35周歲以下,互聯網公司也喜歡拿35歲以上的人開涮。
知乎上有個提問,“找工作時單位普遍要求35歲以下,那35歲以上的人都干什么去了?”
“第一個體會是,要找到鐵飯碗。”一個高贊帖子給出了40歲中年人的回答。
與此同時,“35歲后,不可能有更好的工作了”在網上引發熱議。
“一面延遲退休,一面又有年齡限制,打工人的生活很艱難!” “輸不起的年齡,也是最難混的年齡”“35歲了實在沒法了,自己開店做點生意唄!”
如何看待35歲后,不可能有更好的工作了?
來看看更多網友的看法
喝六瓶就醉:20幾歲,說你沒經驗,30幾歲,說你沒體力,都是勞動力太多而就業崗位少造成的。
歷史人物志:販賣焦慮,嘩眾取寵,35歲正是人生最好的時段!
看相叔叔:35歲后換行業找工作,真的很狼狽。
木哈哈畫:不不不,我35歲后才轉行。第一次有了自己喜歡的工作。
風語染心顏:35歲其實還好,45歲人群面臨的處境更糟。
單桂敏艾灸:我覺得年齡越大的人工作經驗越多,難道不是嗎?
期市小卒:確實應該在35歲之前把事業穩定下來。
飛弘輾:35歲真的是職場無法逾越的鴻溝嗎?
筆者認為,企業不愿意招聘35歲以上的員工,除了覺得成本劃不來,還有晉升方面的考慮。
目前,很多成熟的大企業,工作內容大多流程化,員工只不過是這個大流程中的普通一個環節,很容易被替換,而年輕人往往可以用相對小的成本維持崗位運轉。
35歲,處于這個年齡段的人大多已經有了家庭,這也意味著其多了很多牽絆,精力上難免分散,難以與年輕時相比。同時,其個性基本已經定型,追求的更多的是高收入以及更加穩定的工作,對職位晉升也沒有更多渴望,也就缺少了必要的動力以及冒險、創新精神。
企業發展需要活力,順應市場需要創新,而年輕人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新事物、新觀念。而適當的職位晉升可以激勵員工努力工作,激發員工責任意識,提高企業競爭力。
所以,基于成本考慮,企業往往更愿意招聘35歲以下的員工,因為能力可以培養。
那么,35歲后,難道不可能找到更好的工作了嗎?
別慌,其實能做的還有很多。
信息時代,社會發展越來越快,所有的東西都在不斷地更新迭代。我們只有不斷學習,才能緊跟時代步伐,適應社會新發展。作為新時代“打工人”更要加強和外界的溝通交流,跟社會上各領域的人和資源互聯互通,相互借鑒經驗。同時,還要樹立正確職業規劃目標,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往前走。
我們堅信,無論哪個年齡段,只要你積極向上,努力奮進,熱愛生活,付出了足夠努力,就能跨越“35歲職場鴻溝” !(陳德文)
掃碼可關注“黃燈籠辣評”微信公眾號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