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通濱水岸線 宜居宜業宜游
流淌在城市的“幸福河”
11月21日,俯瞰如玉帶般從城市中蜿蜒穿過的海甸溪。記者 康登淋 攝
傍晚的海甸溪,市民在沿岸散步,不時可見帶娃的父母,還有很多跑步、騎行的人,濱海漫步道成為戶外健身“寶地”。隨著暢通工程的扎實推進,狹長的海甸溪濱水岸線,從昔日一段段分割、岸線相鄰不相通,到整個岸線逐步互聯互通,漫步、跑步、騎行道并行分布,美麗的休閑長廊已經成形,徐徐展開宜居宜業宜游的活力新畫卷。
11月21日,大白鷺在海甸溪沿岸灘涂悠閑覓食。記者 康登淋 攝
暢通濱水岸線 營造宜人休閑空間
“住在河邊,想到河邊走走卻不容易。”11月20日上午,在海甸溪靠近人民橋段,家住海甸島的王麗云趁著涼快的天氣,沿著河邊慢跑。在休息間隙,她向記者介紹,以前附近相當長的地段是個臟亂差的地方,雜草叢生,到處坑坑洼洼的,“岸線也不能連通,這么好的地方真是浪費了,人們根本不愿意來逛。”
讓王麗云格外驚喜的是,在海甸溪北岸,世紀大橋下,有個濱水小游園,不再是昔日昏暗破敗的景象,成為嶄新明亮的休閑樂園,在這里可以欣賞迷人的夜景,還能在海邊盡情徜徉健身,深受附近居民歡迎。
“這里面積有6000多平方米,可是個露天親水帶狀公園,長度約500米。”每到晚上,王麗云看到不少市民游客通過觀景電梯登上世紀大橋,扶著欄桿,俯瞰這個小游園和遠處的海景,數十盞照樹燈點亮蔥蘢的綠樹,蜿蜒的步行道、跑步道、騎行道清晰可見,美麗的景色讓人流連忘返。
11月11日,俯瞰位于海甸溪沿岸的海口天匯老碼頭風情商業街。記者康登淋 攝
美好的蛻變源于海口灣片區的升級改造。海口灣暢通工程二期項目經理陳澤賓介紹,該小游園是項目因地制宜打造的海甸溪北岸的重要濱水休閑節點,重點進行綠化、亮化、美化升級改造,邀請專業設計師對慢行系統重新設計,在多次實地調研走訪的基礎上,對地形地貌進行了全面摸底,巧借地勢,精細保護生態,科學設計建造慢行系統的流線,只為市民日常使用更加舒心便捷。
海口灣暢通工程二期約7公里長,沿著海甸溪南北兩岸分布,其中北岸西起世紀大橋、東至橫溝河,全長約5公里;南岸東起橫溝河、西至人民橋節點公園西側,全長約2公里。陳澤賓表示,海旅集團深入借鑒上海黃浦江兩岸貫通工程先進經驗,在高質量規劃指導下,堅持工匠精神全力建設好暢通工程,打造優質濱水公共開放空間,因地制宜設置多樣化公共服務設施,彰顯海口文化魅力和歷史底蘊,提升城市規劃與建設品質,還海還岸還景于民,不斷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