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一名學生在海甸溪沿岸騎行。記者康登淋 攝
清理河道“垃圾” 提升群眾幸福指數
對于市民來說,海甸溪的美好蛻變不止于岸邊舒心休閑的“暢通”,還有清淤工程帶來的水景之美。“以前,潮位低的時候,由于沉積時間比較多,大面積淤泥裸露出來,不美觀,還散發臭味。”家住海甸溪北岸的居民徐麗萍告訴記者,經過改造,現在河水變清了,景色更美了,大家更愿意來到河邊健身休閑,生活更加幸福。
據介紹,海甸溪是海甸島與海口主城區之間的一條天然水道,為南渡江在入海口處的分流。由于多年來缺少維護治理,河道多處地段一度出現泥沙淤積,其中長堤路段尤為嚴重。河床為流朔淤泥質,夾雜粉細砂底質,呈黑色,有腐臭氣味。此外,過水斷面不足,影響水體交換,不利于改善河道生態。
“海甸溪清淤工程項目主要針對河道內沉積多年的淤泥,旨在解決民生痛點、水環境治理難點,滿足游艇、沿溪觀光船的通航需求,將極大地促進海甸溪水上觀光旅游活動的開展,提升沿岸群眾生活幸福指數。”海甸溪清淤工程施工方廣州打撈局項目現場負責人譚衛說,今年以來,海口切實加快推進清淤工程,不斷提升河道的通航能力,改善區域生態環境。
“清淤工程位于世紀大橋到新埠橋段,項目分為A、B兩段,其中,A段是世紀大橋至人民橋段,河道長2493.5米,B段為人民橋段到新埠橋清淤工程,河道長1996米,總長度近4.5公里。”譚衛介紹,為了保護生態環境,打造綠色工程,海甸溪清淤工程項目統籌使用浮臺挖機、抓斗船、大型泥駁船、內河泥駁船等工程機械,將所有挖出的淤泥用船花費數小時運到符合政府要求的堆放區域,避免產生“二次污染”。海甸溪水位受潮汐影響較大,施工中根據潮位科學安排水上作業,并盡量較少在夜間施工,做好文明安全施工,提升作業效率。
目前,海甸溪清淤工程項目已完成并投入使用。“經過9個月的持續施工,我們順利完成清淤工程,增加過水斷面,水體的景觀大變樣了,水體的交換也加快了,水生態環境大為改善。”譚衛介紹,經過清淤后,河道通行能力有了質的變化,水更深、水面更寬,游艇、水上觀光船等更大噸位的船只可以安全通航,為發展水上旅游打下堅實基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