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境保護的成敗,歸根結底取決于經濟結構和經濟發展方式。樹立生態文明發展理念,決不能為了一時的GDP、財政收入的增長,就不顧自然規律硬干蠻干,把環境搞壞了,就得不償失。
當前,海南加快構建旅游業、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產業和熱帶特色高效農業組成的“3+1”現代產業體系,新動能、新亮點頻現。破除舊動能、培育新動能的背后,需要壯士斷腕、刮骨療傷的勇氣,更需“千磨萬擊還堅勁”的韌勁與智慧。
守住青山,能換來“金山”。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河水變清了,“禿頭”礦山復綠了,家門口的休閑綠地變多了,生物多樣性“名單”上的新物種增加了……不斷增加的生態產品供給和良好的生態資源,為百姓生活“幸福賬單”增添越來越多的獲得感。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海南算的不是小賬,而是大賬;不是不追求GDP,而是要追求綠色的、可持續發展的GDP,是要持續推動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讓百姓共享生態紅利,把一個山青水綠、天藍海碧的自由貿易港傳給子孫后代。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