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國各地新冠肺炎疫情多發,防控形勢嚴峻。疫情不僅威脅著公眾的身體健康,也大大影響了人們的心理健康。有人出現緊張、恐懼、焦慮等負面情緒,影響工作與生活。疫情之下,如何避免出現“心理紅碼”?
正確對待隔離和“變碼”
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精神衛生研究所教授張燕建議,疫情之下,一些人面對突如其來的出行限制,可能會出現對未來產生不確定性等心理應激反應,空間的封閉隔離容易加劇孤立無援的恐懼感。
心理疏導工作者接聽熱線電話
張燕說,隔離者要有正向思維,應明白住院集中隔離是為了防止疫情擴散的非常手段,能夠更專業地救治病人,提高治愈率,且盡量減少疾病對周圍人群的傳播,力求在最短時間內解除危機。
湖南省人民醫院心理專家萬歡建議,當隔離時出現焦慮情緒,可以通過放松訓練或其他可以轉移注意力的方式,來幫助緩解焦慮情緒。如果仍覺得收效甚微,頭腦里有很多消極悲觀的念頭,應反映給醫生,專業的精神心理醫師可幫助走出困境。
湘雅二醫院精神衛生研究所副教授張麗說,疫情防控期間被賦黃、紅碼的人員,可及時獲取權威、科學、正向的信息,了解官方對于紅黃碼管理及轉碼流程;保持良好的身心狀態,包括保持科學的自我防范意識,及時調整自己的生活日程,如在“變碼”期間出現焦慮、煩躁、不安、憤怒等情緒,要及時疏導,多與親友們交流,獲取支持,共渡難關。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