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優化進口物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其中關于“不再對進口非冷鏈物品核酸檢測”的表述引人關注,在過去很長的一段時間里,由于擔心物傳人,進口非冷鏈物品海關、倉儲、郵遞等環節,往往會通過嚴格的消殺才會放行。這一系列的環節都顯著增加了企業經營的難度。新的政策轉變對企業來說是一種怎樣的希望?新的政策會不會嚴格落實?形成真的松綁?《新聞周刊》本周視點關注:進口防疫政策的轉變。
點擊圖片查看視頻
做好疫情科學防控 穩住經濟發展
在7月13日發布的,“2022年中國上半年進出口情況數據”中,也能看到,在復雜嚴峻的外部環境和國內疫情沖擊帶來的經濟下行壓力下,我國外貿進出口展現出較強的韌性。數據顯示,上半年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19.8萬億元人民幣,其中,進口8.66萬億元,增長4.8%。
商務部研究院 研究員 白明:相對于我們的出口增長13.2%來說,進口增長4.8%顯得少了一些。主要的原因是我們看到國內的經濟減速,減速情況下貿易溢出的能力,相對就弱化了。此外我們受到的疫情干擾比較嚴重,那有一些原來準備上馬的項目,拖下來了,那相應進口的設備,進口的原材料,那么也會拖下來。
就在數據發布的前一天,7月12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印發的《關于進一步優化進口物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里面提到,要求各地不再對進口非冷鏈物品進行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其依據是最新研究的結果顯示:常溫條件下,新冠病毒在大部分物品表面存活時間短,1天內全部失活。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