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藝術美學 激發村落活力
——藝術文化振興鄉村的海口樣本
游客在898藝術村墻繪前拍照留念。記者 陳長宇 攝
盛夏時節,椰城一片生機勃勃。走進位于海口江東新區的898藝術村,藍天白云與一幅幅妙趣橫生的墻繪相映生輝,市民游客不時駐足拍照,富有藝術氣息的鄉村圖景令人流連忘返……
近年來,海口深入挖掘、繼承、創新優秀傳統鄉土文化,引入藝術美學激發傳統村落活力。如今,火山古村吉安村、文化古村道貢村、898藝術村、“雕刻之鄉”龍塘鎮等地,依托優越的地理位置和得天獨厚的資源實現“蝶變”,走出一條既富“腦袋”又富“口袋”的藝術文化振興鄉村路徑。
龍塘雕刻傳承人王科美正在制作木雕作品。 記者 康登淋 攝
激發活力 藝術文化讓鄉村更美
沿著火山石鋪就的路面步入秀英區石山鎮吉安村,一幅生機盎然、活力十足的景象映入眼簾:原本古樸的火山石房屋“穿”上了色彩繽紛的藝術墻繪,屋外的小帳篷下擺著桌椅和樂器,一輛藍色的“老爺車”停放在綠油油的草地上,人們在村中游覽、散步、休憩……
“以前這村子沒這么漂亮,也遠不如現在熱鬧。”秀英區石山鎮北鋪村黨支部副書記符馥樑告訴記者,吉安村村民大多在2000年左右外遷,逢年過節才會回到村里。由于長時間無人居住,這里的房屋、道路漸漸破敗。
2019年,相關企業跟村民簽訂合約后,吉安村迎來了蛻變。美化外墻、修建水泥路、裝飾室內……村容村貌煥然一新,閑置房屋變為“黃金屋”,吸引了不少藝術愛好者過來租住。每到周末,租戶還會自發組織文藝活動,引得眾多市民游客紛紛驅車前來“一探究竟”。音樂、繪畫、書法等活動的開展,讓村里洋溢著熱情與活力,吉安村也因此成為小有名氣的“藝術村”。
“來吉安村參加過音樂會和集市,很有意思。”通過幾次游玩,游客冀珍珍已經深深喜歡上這個新興的藝術村莊,“這里既有古色古香的民居,也有趣味十足的墻繪和裝飾,游玩時讓人賞心悅目,拍照也非常上鏡。”冀珍珍說。
無獨有偶,坐落在羊山地區的龍華區龍橋鎮道貢村,與吉安村一樣有著錯落有致的火山石建筑,同樣在藝術文化的滋養下實現“蝶變”。
游客在898藝術村體驗陶藝制作。記者 張俊其 攝
“道彪翹楚輩賡秀,貢炳瓜瓞世永昌”,還未走進道貢村,村口的對聯已經透露出了濃濃的人文氣息。作為一座有500多年歷史的古村,道貢村不僅有著豐富的古老建筑、歷史古跡,也累積了深厚的文化底蘊。
“道貢村名為清代瓊州官府所賜,意為‘培養貢生之道’。”道貢村黨支部副書記吳挺尊介紹,道貢村自古以來有著崇文重教、耕讀傳家的傳統,村中有乾隆皇帝為吳儒珍遺孀的慈孝所感動而賜的“三世一肩”牌匾,光緒帝表彰吳學謙、吳龍海父子的圣旨等文物古跡。
多年來,村民對古民居和歷史文脈細心保護,并將良好家風家教世代傳承。在鄉村振興大背景下,道貢村更是在保護原有建筑風貌和村落格局的基礎上,深挖歷史古韻,提煉展示道貢文化,發展體驗產業吸引游客。
如今,道貢村內修起村史館、文化廣場和文化長廊,通過村史村情、羊山民居、民間工藝、書法畫作等方式傳承展示歷史文脈;修繕破舊民居,利用殘垣斷壁造景,展示石磨、榨甘蔗機等傳統石具,讓市民游客近距離感受昔日的道貢村生活,喚起鄉愁。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