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是海口的底色。近年來,我市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推動經濟社會綠色發展,全面提升城市生態綠化品質,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以高水平保護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動人畫卷正在展開。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2022年,我市城市環境空氣質量總體情況良好,空氣質量優良率為97.3%,其中PM2.5年均濃度達到歷史最低水平。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水質達標率均為100%;地表水國控、省控斷面水質達標率均為100%。城鎮內河(湖)監測斷面33個,水質達標率100%。國家認定的我市19個黑臭水體,黑臭消除率100%。
2月7日,俯瞰生態環境優美的海口灣沿線。 海口日報融媒體記者 蘇弼坤 攝
塑造城市新面貌 提升“軟實力”
沐浴明媚陽光,漫步海口城鄉,目之所及草木蔥蘢、美景如畫。走進海口美舍河國家濕地公園,新綠滿樹,白鷺翩飛,不少市民徜徉在公園中感受春天之美;五源河國家濕地公園內,時時聞鳥語,處處聽水聲,濕地景色無限美好;在萬綠園,姹紫嫣紅的鮮花競相盛開,游人如織,一派生機勃勃。
濕地是親近自然的好去處。今年春節期間,生態游受到熱捧,各大濕地公園迎來人流高峰。
近年來,海口創新塑造城市新面貌,大力推行“濕地+”保護修復模式,以“濕地+水體治理”“濕地+水利工程+海岸帶保護”“濕地+土地整治”等模式,建設美舍河、五源河、潭豐洋等濕地公園,以“濕地+紅樹林保護”模式,修復海南東寨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現有紅樹林4783畝等,將一片片濕地打造成一個個濕地公園,提升我市生態綠化品質,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你看游客們笑得多開心,這些木棉花開得多好,公園里每天都熱熱鬧鬧的。”來自新疆的候鳥老人張新生從2017年開始拍攝美舍河濕地公園建設的視頻,到現在已拍攝300多個,將公園的變化生動地記錄了下來。
在五源河國家濕地公園,隨著生態環境持續向好,“中國最美小鳥”栗喉蜂虎來了,海南貓科動物的主要代表豹貓現身了,海南獨有物種邢氏水蕨被發現了……相關部門統計,目前五源河濕地已監測到鳥類133種,蜻蜓種數累計記錄達32種,植物449種,兩棲動物12種,魚類33種。如今的五源河國家濕地公園,已成為市民游客的“打卡圣地”。
百里濱海、千頃紅樹、萬畝田洋,一塊塊濕地把海口“鑲嵌”在藍綠之間,一處處自然公園將濕地融入城市,一條條河流將濕地的觸角伸展到每一個角落。濕地與海口完美融合,人們在濕地中探索、暢游。
秀英區金沙灣四路水塘附近,栗喉蜂虎在此棲息(資料圖)。海口日報融媒體記者 石中華 攝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