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會和諧之本。回首2022年,海口堅定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聚焦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辦好各項民生事業、補齊民生領域短板,努力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好惠及人民,交出了一份精彩紛呈的民生答卷。
教育事業蓬勃發展、醫療服務提質升級、養老體系更加完善……人們欣喜地發現,隨著一項項民心工程相繼實施、一件件民生實事落到實處,海口百姓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這座城市的幸福底色也更加絢麗多彩。
海口積極推進素質教育,保障學生健康快樂成長。這是海口學生正在參與中小學生藝術展演活動。海口日報融媒體記者 蘇弼坤 攝
補短板兜底線 為民生“加碼”
就業是民生之本。過去一年,海口全面實施就業優先戰略,緊密圍繞穩崗擴崗、優化服務、創業帶動、技能培訓等方面出實招、解難題,有力推動就業結構不斷優化,就業質量穩步提升,就業形勢保持總體穩定,托起群眾“穩穩的幸福”。
新春伊始,就業先行。今年1月,海口啟動2023年春風行動暨就業援助月,通過開展就業情況摸排、優惠政策宣傳及專場招聘活動等,幫扶高校畢業生、農民工、就業困難人員等重點群體就業創業,讓“就業春風”吹入千家萬戶。
1月31日,由市人力資源開發局主辦的2023年春風行動暨就業援助月專場招聘會在市人力資源市場一樓舉辦。海口日報融媒體記者 蘇弼坤 攝
“我在外省讀的大學,看到家鄉發展得越來越好,決定畢業后回海口工作。”1月31日,在市人力資源開發局主辦的2023年春風行動暨就業援助月專場招聘會上,求職者劉倩云與一家科技企業初步達成了就業意向。“會上有很多面向應屆畢業生的崗位,沒想到在現場就能找到滿意的工作,很驚喜。”劉倩云說。
社會救助事關困難群眾基本生活和衣食冷暖,是切實兜住兜牢基本民生的保障底線。一年來,海口通過統一城鄉低保標準、實行居住地申辦社會救助、實施社會救助“放管服”改革、發展服務類社會救助等舉措,進一步加大困難群眾幫扶救助力度,切實保障困難群眾基本生活。
龍華區龍泉鎮五一村村民吳以俊患有血友病,醫療費用支出給他帶來了不小的經濟壓力。在村干部及民政專干的幫助下,他申請了低保及臨時救助。“每個月低保金都會自動打到卡上,需要時直接用,很方便。”吳以俊說,多虧了低保政策,才讓自己的經濟壓力得以減輕。
為進一步優化社會救助服務,今年來,我市民政部門繼續加大對低收入人口等困難群體的動態監測、救助幫扶力度,持續鞏固提升社會救助兜底保障水平,將困難群眾民生兜底保障網“織”得更加密實、更加牢固。
2022年11月21日,在靈山鎮扶儒村晉美文化室外的廣場上,醫務人員在給村里的老人測量血壓。海口日報融媒體記者 康登淋 攝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