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常態化 用工就業“雙向奔赴”
在海口,日益健全完善的公共就業服務不僅多形式、多渠道全力促進勞動者就業,也是眾多用人單位招才納賢的好幫手。
一臺臺計算機前,人工智能訓練師們正全神貫注地進行數據整理、標記等工作,推進來自全國客戶的AI數據標注項目……日前,記者走進位于濱海大道招商局大廈的海口數字科技創新平臺,一派熱火朝天的繁忙景象映入眼簾。
據了解,百度智能云(海口)人工智能基礎數據產業基地于去年12月啟動過渡園區建設。作為海口數字科技創新平臺一期項目,基地建設需要招聘大量人才,但由于對海口招聘市場及相關政策缺乏了解,招工引才成為亟待破解的難題。
“市人社局了解情況后,迅速給予回應,并派出人社服務專員幫助我們。”海口數字科技創新平臺負責人何濤介紹,在人社部門的幫助下,平臺加強與高校的聯系及合作,在就業驛站登記用工需求,多次參與線下招聘會現場攬才,并于4月掛牌海口市就業見習基地,通過多種途徑豐富人才儲備。下一步,海口數字科技創新平臺將加快建設進度,大力吸納培育互聯網行業高端人才,力爭在7月底實現1000人以上的就業目標。
據了解,為做好企業用工保障服務,助力求職求才“雙向奔赴”,海口常態化開展企業用工服務,建立24小時重點企業用工調度保障機制,設立人社服務專員制度,對重點項目企業招用工方面訴求24小時內予以回應、15個工作日內予以協調解決。
開展勞務協作是促進不同區域人力資源與崗位資源優勢互補,保障企業用工、促進充分就業的重要手段之一。
今年6月上旬,海口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與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簽訂勞務協作框架協議,將搭建兩地人力資源交流合作、勞務轉移輸出、職業技能培訓的就業互助平臺,促進區域間勞動力資源優化配置,推動兩地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無獨有偶,去年6月,海口與文昌、澄邁、定安、屯昌簽約,開展海口經濟圈勞務協作,攜手打造開放合作的公共就業服務平臺。簽約以來,海口經濟圈各市縣在技能提升、搭建崗位對接平臺及政策咨詢、就業指導等方面持續開展跨區域協作,充分發揮區域人才集聚效應,為區域內合作發展提供新動力。
“瓊臺春風至 挑燈納賢士”海口市瓊山區2023年春風行動暨就業援助月專場招聘會在國興大道日月廣場舉辦。記者 蘇弼坤 攝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