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11月11日消息(記者陳德文 特約記者陳創淼 通訊員陳勤)“環境美、治安好,鄰里間的糾紛也少了,日子是越來越舒心了!”近日,石山鎮施茶村村民王大爺提起近年來村里的變化,心里又舒坦又自豪。一直以來,海口市秀英區石山鎮創新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積極探索新形勢下依法調處矛盾糾紛的路徑和方法,促進鄰里和睦、鄉村和美、社會和諧。
矛盾糾紛不出村 繪就新“楓”景
土地是農民的“命根子”,土地糾紛是影響鄰里關系和地區和諧穩定的重要因素。
此前,石山鎮施茶村王某雄與昌道村王某義有一塊林地,由于時間久遠,面積和界限已模糊不清,一直存在爭議。
“都別急,咱們好好理一理……”面對棘手難題,施茶村專職人民調解員王建平多次走訪實地勘查,查閱林改檔案,采取“一對一”上門座談的方式,傾聽當事人心聲,結合調解工作經驗講解相關法律法規,捋清了林地的歸屬。最終,雙方握手言和,達成一致意見,并用火山石壘起分界線。
調解員傾聽當事人心聲。(主辦方供圖)
正是得益于石山鎮“三隊伍+三機制+三文化”鄉鎮解紛工作法,這宗陳年鄰里糾紛被成功化解,在當地傳為佳話。
“面對復雜矛盾既要講法又要說理,才能解群眾‘心結’”。調解員王建平是一名黨員,更是村里的“法律明白人”骨干。村民有了矛盾糾紛,都喜歡去“掛”他的“專家號”。“針對山林土地、婚姻家庭等農村常見矛盾糾紛類型,鎮里有專門的法治培訓,幫助我們提升化解矛盾糾紛的能力和水平,更好成為百姓身邊的用法參謀。”王建平說。
石山司法所所長顏毅介紹,目前石山鎮12個村居均設立了人民調解委員會,由村兩委干部兼職調解員,同時配有司法所派駐的專職調解員,實現人民調解力量全覆蓋。“目前,石山司法所重點打造的‘四所一庭’,由石山派出所、美安派出所、永興法庭、律師事務所組成,通過每月定期召開會議,調配統籌各方力量,推動矛盾糾紛就地化解,實現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
王建平幫助居民處理矛盾糾紛。(左一為王建平 秀英區供圖)
據統計,近三年來,石山鎮共調處矛盾糾紛390宗,成功調處380宗,調處成功率97%。先后獲評“全國文明村鎮”“海南省信訪工作示范鄉鎮”“海南省平安建設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