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在位于瓊山區振群路旁的“悅動園”口袋公園放松休閑。 記者 張俊其 攝
辦好民生實事 群眾看到新變化得到真實惠
對龍華區濱海街道濱海新村社區居民張清麗來說,家門口的小公園實現“推門見綠、移步入園”,環境變化讓她欣喜不已:“翻新了路面,新增了綠地、綠植、健身器材,大家都喜歡到這里走走坐坐。”
在秀英區西秀鎮拔南村,背街小巷改造提升讓村民出行不再犯愁。“以前村里的巷道坑洼不平,容易積水,現在硬化起來,安裝了路燈,村容村貌煥然一新。”村民曾令茂說。
每天早上6點,瓊山區國興街道道客社區國和苑小區附近的許鮮包子店準時開門迎客。剛開始,顧客主要是附近工地的建筑工人,去年10月,大英山西六街貫通,增加了不少顧客。“原來這里是斷頭路,顧客很少,我自己每次出門要從海德路、龍昆南路繞行,很費時間。”店主汪代情告訴記者,大英山西六街貫通后,昔日的“斷頭路”成為“舒心路”,附近居民出行不用再繞圈。
擴權強區改革后,部分城市次干道、支路、背街小巷的改擴建和管理及公園綠地(含街心公園、小游園)管養改由區級管轄,有效解決了此前市政設施管養權限邊界不清、屬地責任不落實等問題,增加了區級打通斷頭路、背街小巷改造提升、口袋公園建設的自主權。同時,行政審批流程的再造和優化,讓辦事群眾得到實實在在的便利。
據龍華區委常委、副區長王首匯介紹,去年以來,龍華區大力推進打通“斷頭路”、背街小巷改造、“村村通”工程等民生事項,為民辦實事資金投入較上一年增加6000多萬元,有效提升了轄區人居環境質量。此外,龍華區探索推行“既有住宅加裝電梯一件事一次辦”機制,將原先2套12項申報材料整合精簡至6項,審批時限從27個工作日壓縮至5個工作日。去年前三季度,已辦理完成既有住宅加裝電梯事項233件,比上一年全年多171件。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