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點擊查看
       
     您當前的位置 : 聚焦海口>都市>

    空氣質量全國領“鮮” 海口綠水青山成色足

    海口網 http://m.yinhu3.com 時間:2024-01-25 11:11

    原標題:空氣質量全國領“鮮” 城市宜居優勢彰顯

    海口綠水青山成色足

    空氣質量在全國168個重點城市中排名第一,海口灣入選全國美麗海灣,五源河入選全國美麗河湖,美舍河獲評全國最美家鄉河,多種珍稀動植物“落戶”……

    2023年,海口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持生態優先、節約集約、綠色低碳發展,深入推進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積極開展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污染防治有力有效、生態優勢持續鞏固、綠色發展加速推進。海口的綠水青山底色更亮、成色更足了。

    d50d64790cd50a5a0f6442c1e732958a_6e04975ff5d04bd000c9e5202f8510ea.jpg

    俯瞰生機勃勃的海口灣。 本報記者 石中華 攝

    d02a72367a0b2775f491b157bb145500_d576f0c76ce066f8fa4d1f2da232dbc6.jpg

    1月12日,俯瞰美舍河鳳翔濕地公園綠草成茵,風景宜人。 本報記者楊 鶴攝

    全力刷新藍天“氣質” 空氣質量全國領“鮮”

    “海口的空氣澄澈,節假日我常邀請伙伴們比賽拍這里藍藍的天空。”安徽女孩王芹喜歡用照片記錄海口的美麗風光。在海口讀大學期間,她把自己拍攝的七彩云霞、碧海藍天、醉人夕陽的照片分享到朋友圈,總是引來眾多點贊。“朋友們總問我加了什么濾鏡,但只要來過海口就知道,原片直出都無法展現海口天空的美麗。”王芹說。

    不帶濾鏡的美照,源自于海口一流的空氣質量本底。去年海口環境空氣質量在全國168個重點城市中排名第一,空氣質量總體優良,優良率為97.5%,綜合指數為2.22。“海口藍”已成為海口的靚麗底色。

    為了讓空氣質量持續領“鮮”全國,海口扎實推進藍天保衛戰,全力刷新藍天“氣質”。

    海口印發實施《海口市2023年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持續開展工地揚塵、汽修、加油站、秸稈禁燒等重點行業專項治理;率先在全省實現機動車冒黑煙車輛非現場抓拍執法,開展機動車尾氣路檢路查;推進鍋爐低氮改造,規范汽修行業污染防治;實施在建工地大氣污染防治包干責任制,落實建筑工地揚塵防治“十條措施”……

    守護“海口藍”的同時,海口還持續深入治氣,不斷提升“海口藍”的含金量。

    為減少污染物排放,去年海口對全市27家企業38臺在用鍋爐進行提標改造,發放鍋爐改造補貼資金308.915萬元;對全市243家汽修企業開展授課培訓,對82家汽修企業進行現場指導檢查,抽查汽修噴涂企業180個次,對發現問題逐一指導企業整改。

    4a3400f60e710455bc2eead500aed5e6_0206f5f4fbbe62cbe3a0f0dab40fe8eb.jpg

    市民游客在海口五源河國家濕地公園騎行觀光。本報記者 石中華 攝

    07be44d63053ce2ca8a7565411b1ca44_96f96b7fcf2cd009db21132cda99aa5e.jpg

    1月6日,在海南東寨港(三江灣)生態修復項目棲息的黃鹡鸰。 本報記者 石中華 攝

    擦亮綠色發展底色 生態環境持續向好

    近日,在海南省越冬水鳥同步監測中,監測隊員們在海南東寨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發現“鳥中大熊貓”黑臉琵鷺連續7年在海口過冬,還發現了近千只須浮鷗集群和10只罕見的“水中鳳凰”水雉。

    “連續”“罕見”……這些字眼,從不同角度折射出海口的生態環境持續向好。

    海口堅持把綠色低碳發展作為解決生態環境問題的治本之策,加快形成綠色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厚植高質量發展的綠色底色——

    污染防治有力有效。去年,中央環保督察整改任務均按時序完成,國家海洋專項督察整改完成率94.7%。顏春嶺生活垃圾填埋場環境治理和生態修復工程進展明顯,全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實現100%。白沙門、長流等污水處理廠擴容工程加快建設,建制鎮污水處理設施實現全覆蓋,完成336個自然村農村生活污水治理。

    生態優勢持續鞏固。去年海口生態修復露天礦山57處,甲子鎮露天礦坑修復治理光伏發電示范項目建設完成。三江灣生態修復項目加快推進,創新濕地保護模式和鄉村振興“施茶樣板”入選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改革成果案例。

    綠色發展加速推進。建設全國公共領域車輛全面電動化先行區,去年海口公務、公交、出租新增車輛新能源汽車占比100%。新能源汽車推廣超6.7萬輛、增長41%,保有量占有率高出全國8.7個百分點。推廣裝配式建筑1280萬平方米,占新建建筑比重85%。開展禁塑攻堅固本行動,重點行業場所生物降解塑料替代品占有率提升至84.8%。

    1a5a2575aea436c116048ebd9980ab52_43d0501bae7a3f5ad383fa41e1678284.jpg

    市民在位于秀英區長德路的光音園漫步觀光。 本報記者 石中華 攝

    8022c46a7ae9b0163b2b30c9c8924019_1fcaab942a2af9037de86f4f496a128d.jpg

    市民在位于瓊山區振群路的悅動園休閑健身。 本報記者 張俊其 攝

    bb952c6eaef89b1328468e79d61a6fd1_e151b3f2e801c77614c3375f100879ed.jpg

    強化環境綜合治理 城市宜居優勢彰顯

    綠色作為生態底色,承載著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放眼全市,推窗見綠、開門進園,正在成為更多海口市民的日常。33個城市公園、162個“口袋公園”,以及隨處可見的小微綠地,正成為市民家門口的“會客廳”。

    河流湖泊星羅棋布,水清、岸綠、景美的環境,讓周邊市民樂享親水生活,串起人們幸福生活的點點滴滴。

    經濟要高質量發展,就要走綠色發展之路。海口加快構建綠色低碳的產業體系、清潔安全的能源體系、循環發展的消費體系。

    海南金盤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為全球領先的新能源電力系統配套提供商,不斷聚焦促進數字化轉型,以數字化智能化賦能綠色化,在全國多地布局7座數字化工廠。去年底,金盤科技海口數字化工廠獲得中國節能協會頒發的“零碳工廠”認證證書,成為海南首家獲認證的“零碳工廠”。此外,海南威特電氣集團有限公司等3家海口企業入選國家級綠色工廠,海口國家高新區入選全國首批城市和產業園區減污降碳協同創新試點名單……

    “無廢城市”建設,為城市可持續發展持續注入動能。去年來,海口評選出6家“無廢酒店”、5家“無廢景區”、5家“無廢醫藥企業”,通過打造“無廢細胞”,在全社會傳遞“無廢文化”,推動全民共同踐行綠色低碳生產生活方式。

    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海口將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強化生態環境綜合治理,以高水平保護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讓綠色成為高質量發展最動人的色彩。


    [來源:海口日報] [作者:龍易強 李欣] [編輯:馮定輝]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日報海口網入駐“新京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多彩節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新年音樂會將于2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招才引智專場誠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獲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現海口之美”攝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蘭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海口部分年輕人熱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襯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樂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騰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海口:長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過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賽(精英賽)活力開賽
    海口天空之山驛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海口最中秋
     
    |
    |
     
         m.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