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職講解員:講好海口故事展示海口之美
記者 鄺曉霞
“歡迎走進海南東寨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這里生物多樣性豐富,有紅樹植物36種。比如這一株紅欖李,它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曾經的瀕危物種。現如今,它已經在海口安了家,并已經培育出上千株。”3月28日下午,2024年東嶼島文化公園海口城市展“和景”展廳內,講解員田夢琦專業、細致地向觀展者介紹展廳中的每一件展品,獲得參觀嘉賓的點贊。
東嶼島文化公園海口城市展開幕以來,豐富的展品和多種形式的互動展演活動,收獲了觀展者的一致好評。一張圖片呈現了城市的哪些元素?一株植物的生長如何體現生態之美?一只花瓶何以承載海南和澳門兩地的深厚情緣?……講解員成為這些“謎底”的“揭曉員”。
記者了解到,此次東嶼島文化公園海口城市展共布置八大板塊、十個展廳,講解人員總計23名。他們中有企事業單位、社會機構的工作人員,有在校大學生,還有主持人等。
田夢琦是海南東寨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行政總監,半個月前,她接到此次講解任務的通知。“對我來說,這個機會非常難得。”多年在景區工作的經驗,讓田夢琦對海口的紅樹資源、生態保護工作非常熟悉,懷著既興奮又忐忑的心情,她開始著手準備。一遍遍背講解詞,一遍遍練習走位,“我希望通過我的講解,讓更多人了解海口、愛上海口。”
美蘭區文化館館長陳帥也是此次展覽中的“兼職講解員”之一,負責“和韻”展廳八音展區的講解工作。“別小看這幾塊‘木磚’,能發出好多種不同音階呢,您聽……”陳帥借助手指關節輕輕敲擊其中一塊,發出了清脆的“滴滴滴”聲響,一時間引來了人們的驚呼。
陳帥還帶來自己精心搜集的30多首八音曲目的音頻,通過影音設備,這些古老的音樂在展廳回蕩,令人沉醉,“我希望盡我所能,讓更多人沉浸式感受海口的非遺之美。”
“在過去的這些天里,我們收獲了更多人們的關注,這是一次難忘的工作經歷。”講解員陳倩兒告訴記者,她還與其他來自不同行業的22名“兼職講解員”結下了深厚的友誼,“我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心愿,那就是繼續用心用情講好‘海口故事’。”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