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臨近,祭掃活動逐步“升溫”,確保安全文明祭掃尤為重要。海口市民政局發布《關于清明節群眾祭掃活動管理工作的通告》,鼓勵生態文明祭祀,優化服務保障,防范風險隱患,制定應急處置預案,及時且必要。
連日來,不少市民前往海口市各公墓錯峰綠色祭掃、通過網絡祭祀平臺“云祭祀”,鮮花表哀思 ,無火過清明,文明祭祀蔚然成風。為鼓勵生態文明祭祀,便利市民居家祭祀,海口市民政局和海口各公墓均開通了網絡祭祀平臺,提供創建網上紀念館、送電子花束、祈福留言等網絡祭祀服務,方便祭掃群眾通過網絡遙寄哀思,很方便,還很環保。
慎終追遠,注重精神傳承。清明,是個追思懷遠的節日,家國同祈,致敬前輩英烈。在這個日子里,我們不僅要祭奠親人、追思古人,更應緬懷先烈、祭祀英烈,注重精神傳承。在瓊島的歷史豐碑上,留下了數萬英烈的不朽英名,或許,我們無法一一說出他們的名字,但他們每個人的背后都有著一段不應被忘卻的英勇事跡。“你若記得,他便無悔”。緬懷,為銘記,更為傳承。總有一個時間節點,能喚醒人們久遠的記憶和沉睡的感情,讓人們在歷史的坐標里,砥礪前行。最深的緬懷是弘揚,以英雄為路標,不斷克服前進道路上的重重難關,以實際行動開創海口高質量發展的新局面,是最好的紀念和傳承。
綠色祭掃,樹立時代新風。清明時節,禮敬先祖、緬懷英烈,體現著敦親睦族、賡續血脈的深厚人文精神。而祭奠與踏青相融合,推進低碳祭掃,鮮花祭祀、綠化植樹等活動,也蘊含周而復始、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智慧之道。時間在流淌,歲月在變化,祭掃的形式當與時俱進。為便利市民群眾居家祭祀,有關單位開通“云祭祀”網絡祭祀平臺,推出墓碑描紅、敬獻鮮花、清潔墓位等代客祭掃服務,廣大祭掃群眾居家就可“讓思念在云端相會”。與此同時,有關單位要充分利用清明節集中祭掃的契機,貫徹綠色發展理念,殯葬服務機構要多組織開展創新性祭奠活動,豐富緬懷先人的載體,讓“網絡祭掃”得到群眾的認可,幫助群眾更好適應網絡祭祀這一新常態。
珍惜當下,共創和美椰城。近年來,海口深入踐行生態文明建設理念,堅持生態優先,不斷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藍天白云、空氣清新,綠色產業遍布,一個“生態美,百姓樂”的宜居海口正向世人走來。先人和英烈們用生命和鮮血,換來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我們更要用實際行動保護好生態環境,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新格局,讓城市“顏值”和“氣質”不斷提升,讓和美椰城更加宜居宜業宜游。清明時節,每一縷哀思,寄托著對先輩的無限追思和深切崇敬,都源于我們對生活的熱愛和對故鄉的無盡眷戀。面對逝去的先輩和英烈,我們將繼續向上向前,以無所畏懼的堅強、藐視困難的豪邁、自強不息的執著,在海口這片生機勃勃的土地上,向著未來無限伸展。
鮮花表哀思,無火過清明。做好清明祭掃工作,安全保障是重中之重。文明祭掃,你我共建;平安清明,人人有責。大力倡導“鮮花換紙錢”、網絡祭掃、低碳出行等新風尚,讓哀思更有寄托、懷念更有意義,讓傳統清明更“清明”。(李科飛)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