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月廣場椰蜂驛站,國興街道流動網格員、外賣騎手展示在送餐過程中拍攝的電動自行車違規停放情況。記者 蘇弼坤 攝
記者手記
讓社區與合伙人實現雙向奔赴
創業需要合伙人,在基層治理中,社區合伙人同樣不可或缺。近年來,??诓粩嗵剿鲗嵤┒嘣獏⑴c的社區治理機制,提升社區服務能力,這是基層治理的有益探索和創新,值得肯定。
如何最大化地發揮社區合伙人的資源優勢,滿足社區居民的需求?一方面,社區招募合伙人,要“對癥下藥”,結合實際情況充分調動社會資源。不同社區人口規模和構成模式不同,居民需求各異。比如,面對青少年居多的社區,可吸納書店、午托所等,借助社會力量提供更好的服務;另一方面,還要盡力解決“合伙人”的生存需求,保障其效益。不少社區合伙人也是經營主體,在開展社區服務過程中,需要平衡好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
合伙共建共治,還需考慮利益互補。社區能為企業提供什么?企業能為居民帶來哪些服務?如今,在海口,社區合伙人治理案例中,多為社區提供低成本甚至免費的場地支持,來自各界的合伙人為居民提供便捷、高效、高品質的生活服務。通過雙方的有序互動,讓社區公共服務和社會治理的參與力量更加多元化。
隨著一些企業的社會責任意識不斷增強,社區合伙人治理模式優勢不斷凸顯,越來越多的社區和合伙人正在探索嘗試,實現雙向奔赴。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