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樓街區經營戶韓翠瓊:
老街“煥”新顏
“改”出幸福感
我是海口騎樓建筑歷史文化街區的一名炭畫、草編手藝人,也是這里的經營戶之一。70年前,父親從文昌來到海口謀生,在騎樓一帶開了一家畫館,靠著炭畫手藝養活了一家人,我也對騎樓有著深厚的感情。
這一年,政府持續優化騎樓街區業態,我的“左鄰右舍”有文創、輕食、民宿等不同業態的商家。在這里文化與新派生活方式相融,我認為這就是海口開放、自信、多元的體現。不僅如此,這一年來,騎樓街區的文化活動更加有滋有味,從巡游活動到“非遺”潮秀,從“非遺”研學到交流沙龍,老街在新時代持續散發歷史文化氣息。
11月30日,在金嶺雅居安居房基層教師和醫務人員優先選房活動現場,選房對象選到心儀的房源。 記者 楊鶴 攝
為了弘揚騎樓文化,我經常身著旗袍漫步在此。這里的每一條街道、每一個商號,對我而言都已經相當熟悉。斑駁的墻壁印著歲月的痕跡,有些房屋已經存在安全隱患。海口騎樓歷史文化街區博愛路保護修繕工程的實施,讓我更加期待未來老街的樣子。
作為一名手工藝人,這一年我一直致力于炭畫、糖畫、棕編等“非遺”技藝的傳承和創新。進學校、進社區,我和家人將所學技藝傾囊相授,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讓“非遺”走進更多人的視野和生活,被越來越多人了解并喜愛,助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保護。(本報記者鄺曉霞整理)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