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廣外來工子女積分入學
羅偉其說,廣東的義務教育階段外來工子女人數占全國1/3,是全國規模最大的。
他表示,廣東會堅持“以輸入地政府為主、以全日制公辦學校為主”的“兩為主”原則,推廣積分制入學來解決符合一定條件的流動人口子女受義務教育問題。
他介紹,積分制的具體方案,不同的市根據當地情況會有差異,據了解,東莞、珠海、中山等市已經實施了此政策,而廣州市番禺區也在去年試行讓優秀外來工孩子憑積分入讀公辦學校。
鼓勵各界辦公益幼兒園
羅偉其介紹,“珠三角的學前三年教育普及率也很高。珠三角入園已經不是問題,現在是入園貴和規范辦園的問題。而欠發達地區則主要還是學位問題,全省學前一年教育已經基本普及,但離普及學前三年教育還有很大差距,普及的難度主要在人們的觀念和當地的條件。”
他表示,廣東會根據去年全國學前教育工作會議的精神,加快普及學前教育,積極鼓勵各級政府和部門、社會各界舉辦公益性幼兒園,努力建立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公辦民辦并舉的辦園體制,建立政府財政、社會舉辦者、家庭合理分擔的學前教育經費投入機制,逐步建立農村家庭經濟困難和城鎮低保家庭子女接受學前教育資助政策,并且加快普及學前教育,重點發展農村學前教育。
改造千所義教薄弱學校
羅偉其介紹,“十一五”期間,全省城鄉全面實現了免費義務教育,小學學齡兒童入學率、小學五年保留率、初中毛入學率都保持在100%左右,初中畢業生升學率逐年攀升,今年將大力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改造1000所義務教育薄弱學校,穩妥推進義務教育學校布局調整。 (記者伍仞 通訊員粵教宣)
(編輯:童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