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g.hkwb.net/content/2011-02/18/a3c28d04239e09d7a357c1f09deead87.jpg)
這是2月15日拍攝的三亞市臨春小學,學校大門正對的就是教師集資樓。近日,一篇名為《三亞學校小產權房興起的背后:究竟誰是最大的保護傘》的網帖現身某知名論壇。該帖稱,在海南省三亞市教育部門的默許下,當地不少學校未經規劃報批,打著解決教師住房問題的幌子在校內非法集資建房,而后高價炒賣以牟取暴利。新華社記者 侯建森 攝
海口網2月18日消息 近日,一篇名為《三亞學校小產權房興起的背后:究竟誰是最大的保護傘》的網帖現身某知名論壇。該帖稱,在海南省三亞市教育部門的默許下,當地不少學校未經規劃報批,打著解決教師住房問題的幌子在校內非法集資建房,而后高價炒賣以牟取暴利。
該帖引發網民廣泛議論:“網帖內容是否屬實?”“學校是否非法侵占校園用地建房?”“是誰借著教師建房的名義大肆斂財?”“教育主管部門為何坐視不管?”帶著這些疑問,“中國網事”記者17日赴事發地進行調查。
教育局確認“15所學校非法集資建房”
在三亞市臨春小學,一進校門就能看見一幢新建的居民樓,樓面已粉刷完畢。學校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女教師說,樓房由學校老師于2010年集資興建,共36套,主要解決在校教職工長年無房的問題。
“我校20多名教師無房,每人交了17萬元蓋房,如果順利,很快就能入住。”臨春小學的陳老師說,因為建房,學校校長已被撤職,主要由于建房手續不全,還不清楚分房后能不能拿到產權證。
網帖稱,三亞學校小產權房有內情:“這些房子極少部分供本校老師居住,大部分都被校長和教師往外銷售,從約1000/平方米爆炒到約9000元/平方米。”
“中國網事”記者在臨春小學采訪時發現,確實有來自東北的購房者想在學校買房,而且也與學校教職工聯系過。一位打算在三亞買房的購房者說:“學校的小產權房應該是安全的,如果價格不高,可以考慮購買。”
(編輯:童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