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在三亞市臨春小學教室集資樓上拍攝的學校教學樓(左側低矮的兩層樓),教學樓與教師集資樓形成鮮明對比(2月15日攝)。新華社記者 侯建森 攝
在三亞另一所鄉鎮學校--鳳凰鎮羊欄中學,已封頂的3棟居民樓“見縫插針”地矗立在校園里。每棟樓的墻面上都有三亞市綜合執法局標注的“停建”字樣,有的樓還張貼著三亞市綜合行政執法局的“停止違法建設通知書”。
羊欄中學教師孫麥東說,2010年,海南省出臺文件,鼓勵有條件的鄉鎮學校建房,再加上鄉鎮學校老師大都未解決住房問題,因此校長召集87名教師集資修建這3棟樓,但今年1月三亞市教育局突然下文說,不允許在校園內建集資房。
據三亞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經過市局對三亞學校的全面清查,發現全市共有臨春小學、羊欄中學等15所學校非法集資建房,“在調查過程中,也的確發現有極個別老師有出售房子的情況,而且還在網上出售。”
教育局否認“保護傘”說
“中國網事”記者從三亞市教育局了解到,這15所學校都屬于鄉鎮學校,這些集資樓既未經教育局批準,也未按基建的正常程序立項、規劃報建、招投標,屬非法集資房。
針對網帖稱“非法集資建房經教育局默認、允許或批準”“背后有‘保護傘’”等說法,三亞市教育局有關負責人表示:“這完全是子虛烏有,我們很早就發現了這個問題,明確要求堅決禁止在校園內非法新建集資樓。”
這是2月15日拍攝的三亞市梅山中學,后面的高樓即為教師集資修建。 新華社記者 侯建森 攝
這位負責人說,對個別學校仍然頂風建房,教育局先后下發關于臨春小學、羊欄中學和梅山中學新建集資樓停止施工的通知,責令其立即停工,并報請市綜合執法局對違章建筑進行拆除。
針對網民關于“三亞部分學校為何頂風違規建房?”的疑問,三亞市教育局有關負責人說,三亞農村蓋房過去不報建。從今年起,三亞正式啟動村民自建房屋報建機制;此外,三亞土地不斷升值,有些老板和校長也想鉆空子發橫財。
據“中國網事”記者了解,15所非法建集資房的學校中,12所已完工,三亞市教育局已分別對違建學校的校長及負有領導責任的干部處以撤職、免職、記大過等處分,對頂風違建的羊欄中學校長黎廷榮、臨春小學校長羅家榮等四名校長給予撤職處理。
違建集資房必拆 善后方案待定
海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住房保障處處長孫健說,學校蓋集資房必須根據本單位的住房困難情況,經過建設房管部門和規劃部門的審批。購買不滿5年,不得直接上市交易。“如果三亞學校違建情況屬實,那兩方都涉嫌違規,肯定要拆除。”
然而,也有好心網友擔心,一旦違建集資房拆除,待遇本就不高的鄉鎮教師住哪兒?孫麥東說:“房子當初是校長讓我們出錢蓋的,為籌錢集資,很多老師舉債數萬元,現在房子要拆,那我們這些無辜的老師該怎么辦?”
(編輯:童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