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降分
走,去外地打“移民廣告”
王躍民說他高興的同時又心存遺憾,原因是他剛將戶口遷入沈陽,便聽說沈陽有幾家樓盤在山東和河北打出廣告:“15萬元購房落戶沈陽,高考錄取線直降100分”。此廣告出現在山東濟南及河北唐山的大街小巷,此時,2010年的高考剛剛結束。
他舉出了幾個樓盤的名字,記者都沒有查到相關的證據,但有一家叫“人和新居”的樓盤,承認他家在山東打過廣告,當地媒體還對此發表過文章,記者一查,果然如此。
記者電話采訪了當時參與購房的周先生。當時他拿到的廣告單頁是濟南一家房地產經紀公司派發的,印著賣房,卻對商品房的位置、戶型、環境、均價等信息只字未提,只說“高考錄取線能降100分”,宣稱購房、落戶、轉學籍是參加異地高考的唯一合法途徑,承諾從購房到辦理房產證、戶口、學籍,整個流程合法操作,否則全額退款。同時,溫馨提示“高二以下均可辦理”。
周先生說,他通過電話咨詢了這家房地產經紀公司,被告知根據沈陽市政府的文件規定,外埠人員只要在該市購買50平方米以上住房,拿著房產證即可落戶。這樣就等于是“移民”當地了,高考錄取分數線會低很多。
讓周先生更動心的是廣告中的“山東、遼寧高考錄取分數線對比表”。表格列舉了最近三年山東、遼寧兩地各批次的錄取線。其中,2009年理科二批錄取線山東為557分,遼寧僅438分,兩地相差119分!周先生說,去年山東文科生考540分的話連三本都上不了,可這個分數在遼寧就可以被很好的二本大學錄取。“孩子辛辛苦苦十幾年,希望通過高考跳龍門。如果在沈陽買套房子真能幫孩子一把,也值得!”但周先生也有顧慮,這事到底靠譜不靠譜?
針對此事,2010年6月23日的《齊魯晚報》曾進行過報道。
當時“人和新居”這家樓盤的銷售人員是這樣對《齊魯晚報》記者承諾的:“(遼寧)對外來移民非常歡迎……”“我們在河北唐山做這項業務7年,今年才來山東開拓市場,因為山東的高考人數多,錄取線高。”“山東的學生太苦了,到遼寧去,隨便考考都能上個名牌大學……”銷售人員表示,最近公司大部分人馬都出差了,在濟南周邊各個城市做營銷宣傳,目標就是剛上高一學生的家長。
最后,銷售人員對記者強調說:“跟你說實話,我們賣房不在房子上賺你的錢。”原來,每辦成一單,客戶需要交給公司1.5萬元的代理費,公司保證在45個工作日內辦好房產證、落戶、轉學籍等手續,而家長只需要在看房、落戶、辦證等幾個關鍵節點去幾趟沈陽就行了。
對此,《齊魯晚報》提出質疑。第一是:“在遼寧高考,分數線真比山東低100多分?”第二是:“移民”沈陽,高考時能否通過資格審查?報道通過這兩點質疑,提醒當地的家長們一定要小心。
風險巨大
“禁移令”催生“移民樓”
其實,在調查沈陽及遼寧的“高考移民”問題時,記者也著重調查了遼寧與河北及山東高考分數線的實際差距。當然,在錄取率上遼寧比山東略高,但是高考兩省分別命題,分數并沒有可比性。至于“在沈陽買房落戶,高考錄取線可以直降100分”,沈陽市120中學的王老師告訴記者,山東和遼寧的高考不是一套考題,兩省分別命題,難易程度也不同,毫無可比性,單純從分數上來比較沒有任何意義。
貌似一條完美的“高考移民”路線,到底有無風險?遼寧省招生考試辦公室于2009年出臺了新政策,逐步對考生的戶籍、學籍年度進行限制。比如遼寧省2009年要求考生在遼寧的戶籍滿一年以上,2010年規定戶籍滿兩年以上,2011年則延長到3年以上,同時要求擁有當地學籍3年以上。
政策一年一變,為的就是抵制外省的高考移民。而商家卻不管這些政策,大打“高考移民”牌,除了為自己賣房子之外,當然還有其他相關部門同樣受益。
其實,除了“人和新居”將房子賣到濟南外,沈陽的“富華園”還將廣告打到鄭州,同樣承諾“兩年之內就能參加高考”。遼寧省內有太多的開發商走到山東、河北、河南等地,大賣自己的房子,廣告語當然與“高考移民”分不開。比如錦州凌海市一家開發商將廣告打到山東青島的大街小巷,以每平方米均價1800元加“高考移民”來吸引家長們。葫蘆島市一家開發商則在河南洛陽媒體上打出“購房=上重點大學”的口號。
(編輯:童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