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海口網首頁 |  新聞中心 |  國際旅游島 |  房產 |  汽車 |  健康 |   |  教育 |  瓊臺人文 |  圖片 |   | 
    您當前的位置 : 教育>教育新聞>
    新加坡掀起“漢語熱” 在新加坡說漢語“COOL”
    來源:光明日報  作者:  時間:2011-10-08 09:03:40

    圖為新加坡出版的兒童中文學習視聽教材“唱歌學中文”封面

      新聞背景

      新加坡前內閣資政李光耀不久前在中文版《新加坡賴以生存的硬道理》首發式上表示,要在新加坡生存,不會英語固然會很辛苦,不會漢語卻一定會后悔莫及。這并不是因為中國崛起,而是因為“你自己要了解你自己的根”。

      李光耀以自己為例指出,他的漢語不如英語和馬來語流利。但勤能補拙,在花了不少時間學習后,他現在已經能夠以漢語演講。他強調稱,有必要讓孩子自小就學習雙語,最好在上小學之前就讓他們開始分辨兩種語言的不同。

      “如果你想領先別人,就學漢語吧!”這是美國《時代周刊》對全球正在興起的“漢語熱”的評價。作為一個以華人為主的國家,新加坡的“漢語學習潮“正熱浪滾滾。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不久前報道,新加坡一所小學開始流行使用平板電腦學習漢語,學生們可以通過相應的學習軟件從網絡上下載中國古典詩詞歌賦,方便學生朗讀背誦,也可以讓學生學習漢字書寫,或點擊“發音”鍵,學生字發音,邊玩邊學,以增加學生學習漢語的樂趣,據說很受小朋友歡迎。在這所名為“華民小學”的學校里,不僅有華人學生,而且還有包括菲律賓人、印度人在內的各族裔學生。漢語學習變得越來越有吸引力,甚至一位印度裔小朋友在學習漢語后說道“英語太無聊了,漢語生動有趣。”其實,華民小學的趣味漢語只是新加坡近年來漢語熱潮方興未艾的一個縮影。現在如果去新加坡,你會發現能夠講一口流利的漢語在當地是一件十分“COOL(酷)”的事。

      作為舉世聞名的東南亞花園城市國家,新加坡一直以整潔、美麗著稱。因為新加坡人的面孔與中國人相似,很多人誤以為在新加坡人人會說漢語(在新加坡被稱為“華語”),但實際情況遠非如此。新加坡是一個多民族、多語言、多人種組成的復合性國家,其中華人約占76%。新加坡的官方語言有馬來語、英語、華語和泰米爾語,其中馬來語是國語。在教學、商業、出版、公務等方面使用各民族語言文字都是合法的。但1965年新加坡獨立后,為便于向西方學習,同時作為一個國際港的商業往來需要,政府開始提倡民眾廣泛學習英語。從1984年起,政府規定所有學校都要逐步過渡到以英語為第一教學語言,各民族語言作為第二教學語言,以加強各民族的融合,提高全社會辦事效率。英語被列為行政語言,成為各民族通用的語言,并且說英語被認為是一種時髦。英語也是商業界的官方語言,大部分新加坡人尤其是年輕一代均以一口流利的英語為榮。雖然華語貴為該國的官方語言之一,但只是作為小學和中學的一門課程開設,并沒有作為母語使用,甚至在很多華人家庭里相互也是以英語溝通。久而久之,華語變成了很多華人名副其實的“外語”,雖然政府從1979年開始就推出了“講華語運動”,但效果不甚理想。

    (編輯:童言)

    網友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