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海口網首頁 |  新聞中心 |  國際旅游島 |  房產 |  汽車 |  健康 |   |  教育 |  瓊臺人文 |  圖片 |   | 
    您當前的位置 : 教育>教育新聞>
    一所大學的課改試驗:課改,釋放高校課堂活力
    來源:光明日報  作者:  時間:2012-02-29 09:14:45

    如何吸引學生,是國內高校共同面對的課題。CFP

      大學課堂上,教師“照本宣科”、學生神游物外,教學質量已成憂患。如何釋放大學的課程活力,從大學教學的根本入手,已經是中國高等教育刻不容緩的要務。

      當然,我們的大學并不是熟視無睹,更不是無動于衷,各校針對性的課程改革早已經開始,也正拉近大學生與課堂、大學與社會的距離。山東輕工業學院的課改試驗就讓人體驗到:課改勢在必行,課改大有可為。

      優質課程才是大學的核心——

      給學生吃“面包”“牛奶”

      1月4日上午,山東輕工業學院1號教學樓B409教室。美國佐治亞州立大學王沂軒博士,為該校化學與制藥工程學院化學專業的學生講授總課時32學時的《計算化學》課程。

      在2010級食品與生物工程學院生物工程專業下學期的課程表上,已經排上了德國杜門斯啤酒學院常務董事葛瑞·布勒姆胡伯講授的《現代啤酒釀造技術》,而美國釀造化學家協會主席弗萊德·斯塔紳講授的《啤酒釀造工藝及微生物檢測技術》課程也赫然在列。

      這是山東輕工業學院創新課程中的“借鑒引進課程”。

      “為什么不給學生吃‘面包’、‘牛奶’,卻只給他們‘煎餅’、‘窩頭’?不了解技術、學術發展的前沿,就不可能實現高端就業,更不利于發明、創新。”山東輕工業學院黨委書記徐同文說。

      該校共有四大類創新課程:借鑒引進課程、先進網絡課程、校本學術課程、實踐技能課程。目的所在,就是“要讓每個學生都能學到3至5門國際先進水平的課程”。而校本學術課程,則主要由教師本人最新學術研究成果轉化而來的課程構成。

      徐同文近期將出版全國首部研究大學課程的專著《大學課程設計》,在他看來:大學以學生為本,教師、行政人員要以父母之心對待學生,“父母怎么能不關心孩子吃什么?學生消費高等教育就是消費課程。課程是學校一切的一切,優質課程才是大學的核心。”可現實情況是,目前高校的專業、課程、學分,大都是一二十年前核定的,與社會生產實際多有脫節,大學課堂上教師還是拿著它“照本宣科”。

      創新課程又該如何建設和進行教學呢?教務處處長馬萬勇介紹:首先通過“減”、“刪”、“并”、“借”、“增”等措施,重構課程;其次,在時間上進行設計:第1學年主要加強應用外語和網絡信息工具訓練,讓學生擁有了解國際技術先進水平的“雙眼”和走向國際化的“雙腿”。利用第2、3學年學習主干課程。第4學年則以國外最先進的同類職業行業的核心課程為模板,加強學生職業生涯設計課程,疏通學生的職業出口。

    (編輯:童言)

    網友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