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海口網首頁 |  新聞中心 |  國際旅游島 |  房產 |  汽車 |  健康 |   |  教育 |  瓊臺人文 |  圖片 |   | 
    您當前的位置 : 教育>教育新聞>
    一所大學的課改試驗:課改,釋放高校課堂活力
    來源:光明日報  作者:  時間:2012-02-29 09:14:45

      課程之變引導培養之變——

      各專業延伸出就業新方向

      畢業生就業難是當前高校的一大隱憂。所以,學校實施創新課程體系時就提出要求:每個專業都要延伸出適合新就業方向的校本課程。

      電氣工程與自動化學院院長綦星光,從2010年開始就到青島、煙臺、威海、萊西四地的大中型企業進行了調研。“調研以后,我豁然開朗,生產實際就是最好的課程資源。”綦星光說,不少單位提出現在燈光設計與控制方面的人才短缺,學院已開始調研論證市場需求,如確有必要就立即把相關課程開起來。并且,許多單位也已主動與學校聯系,合作開發應用性課程,并提前預訂畢業生。

      學校對近年該校化工專業畢業生的一項調查還發現,只有1/5左右的人最終去搞化工。于是,學校決定,針對不同學生群體的需求,從‘出口’倒逼課程教學,按照就業出口進行培養。

      而創新課程體系建設的最終目標,就是按照卓越工程師、技能型人才、學術型人才、創業型人才等4種培養模式進行分流,因材施教。比如卓越工程師培養,在前三年本校教育完成后,將出國完成國際培養,取得本校和國外大學的雙學位。而對于教授,學校要求45歲以下教師必須博士化,必須有海外留學背景,必須能開設具有國際視野的先進課程,并不斷更新課程內容。

      課改剛剛起步,徐同文表示肯定要長期堅持:“課程創新必須常態化,一年一小改,三年一大改,以適應培養與社會和市場對接的優秀人才的需要。”(本報通訊員開 峰 本報記者 練玉春)

    相關鏈接

    高中語文新課改學習心得
    課改“置之死地而后生”? 十年課改:改得怎樣
    調查稱新課改加重學生課業負擔 在高中成效最差

    ?

    (編輯:童言)

    網友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