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g.hkwb.net/content/2012-09/27/6fd8a4be11149c5023922c8682336867.jpg)
居民區里的貴族學校
一家每年學費超過20萬元人民幣的英國貴族學校,卻委身于北京北三環安貞西里這個老舊的居民區里,哈羅公學因此很有點大隱隱于市的味道。關于這間英國學校,人們知道得最多的或許就是它與伊頓公學齊名,是英國貴族學校的代表。而如今,在北京也可以看到它那漆成藍色,繪有其特有的草帽標志的校車出沒。
這間哈羅公學北京分校,就是繼在曼谷設立分校之后,哈羅在亞洲開辦的第二所學校。
意大利人亞力桑德羅自從哈羅公學在北京設立分校開始就在此工作了,他教授的科目是藝術,從2005年至今已有7年之久,用英國同事的話來說,他已經成了這里的一個“老家具”。在那之前,他也曾在中國的大學里做過老師,不過他更喜歡這間英式學校的氛圍和理念。“在這里會比較自由,學生也可以被鼓勵進行各種嘗試和創作。你看到走廊上的學生作品了嗎?有些真的很優秀。”亞力桑德羅說。
的確,在大廳和走廊的墻上,可以看到不少高年級學生的繪畫和攝影作品,另外,還貼滿了各種通知單和國際夏令營和興趣小組的廣告。走廊里,不時走過身穿哈羅藍色制服的學生——跟在英國的本部只招收男學生不同,為了適應外國國情,哈羅在外國的分校也招收女生,因此,還特別設計了帶裙子的校服。透過一間教室的窗戶,可以看到老師正在給學生上數學課,看起來跟英美校園劇里的場景一模一樣。
![](http://img.hkwb.net/content/2012-09/27/2cdf8df7e5442edc70b81d35a964ec0a.jpeg)
學校大廳
“我們為學生提供的是標準的英式教育。”學校市場部的顏國威告訴《世界博覽》記者,“學生以后可以毫不費力地融入國際環境中去。”在此學習的大多是在華工作的外國高管或是外籍華人的孩子。由于在中國生活數年之后將會返回母國,又或者之后他們將直接赴海外留學(微博),學校正好可以提供一個可以和英語國家的教育和語言完全接軌的環境,這一點,甚至從學校的中國大廚說話都帶著倫敦音也可以看出。
學生們畢業以后基本上都是去歐美留學,而在大廳的墻上還可以看到學生被劍橋大學等名校錄取的榜單。據顏國威介紹,這里就是英國哈羅公學的翻版,教學大綱、課本和課程完全一樣,連學生的試卷都會送往英國進行統一的批閱。在課程方面有所不同的是這里會多一些中國文學歷史方面的特色課程。
這間學校還有一個特點是會有更多的亞裔學生,“我們這里韓國的學生很多,當然還有中國和馬來西亞的。”亞力桑德羅說。亞裔的學生和歐美的學生有什么不同嗎?在亞力桑德羅看來,或許亞裔的學生一開始在語言上略有問題,不過他們很快就會非常適應英語的環境,一般人想象中的羞怯沉默之類的問題卻不大存在。
(編輯:童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