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g.hkwb.net/content/2012-11/27/f61473bb845ba60186e01ad76a01aae0.jpg)
黃埔區中小學生運動會上,1100多名學生參與比賽。 丁玎 攝
近日,教育部網站上公布了教育部等四部委發出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學校體育工作若干意見》的通知,指出學校體育和學生體質健康水平將作為教育等有關部門和學校領導干部業績考核的重要內容。在教育工作評估和評優評先中,對學生體質健康水平持續3年下降的地區和學校,實行“一票否決”。昆明市更明確提出,如果學校學生體質健康狀況連續3年下降,相關縣級教育局局長將被嚴厲問責。
確實,近年來由于學校體育課大量縮水,中小學生肺活量下降了近10%,中長跑成績下降了10%,立定跳遠成績下降了1到3厘米,近視率接近90%。而據媒報道北大2011級學生軍訓兩周,3500名學生累計看病超過6000人次,第一周暈倒者眾多……
體育課縮水,學生體質下降究竟是誰之過?有關專家指出,大學生體質急劇下降與近年來中小學校體育課不受重視有莫大關系,其他原因還包括應試教育主導一切,體育課被擠,體育課程設置單一等等。然而在獨生子女普遍化的今天,體育教育的風險性又被人為夸大。這種情況下,我們體育課怎樣才能得到應有的地位呢?
探因
都是應試教育惹的禍
“孩子體質差,一降溫就感冒,小小年紀就成了近視眼,這可怎么辦?”很多家長為此感到焦急。
對孩子體質的焦慮并不僅是個別家長。廣州黃埔區教育局局長張燦華在黃埔微博上發表的文章中也表示擔憂:我多次到現場觀摩學生的體育中考,看著一個個營養狀況超好,但缺乏鍛煉習慣、缺乏運動能力、缺乏肌肉力量的孩子,心里激起一陣陣的擔憂:以后誰來保衛我們的祖國?這是不是對人類的犯罪……
據公開的《2010年廣州市學生體質與健康狀況調研結果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廣州有27.7%的學生每天用于體育鍛煉的時間不足半小時,不到兩成學生能達到每天有1小時以上的體育鍛煉,大大低于教育部“每天一小時校園體育活動”的規定。
“這都是應試教育惹的禍。”談起孩子身體素質的連年下降,廣州86中學分校體育教研室主任賴志達不無憂慮地表示。“從小學就開始要排名,家長不敢讓孩子在體育上花時間。”
《報告》還稱,雖然93%的家長支持孩子參加課外體育活動,但孩子成績不理想,會斷然阻止孩子參加體育活動,而7%的家長不支持甚至反對孩子參加課外體育活動。
記者在越秀區采訪,不少體育老師反映體育課程經常要給文化課程讓路的現象也不容忽視。廣鐵一中陳老師坦言,基本上考前一段時間體育課都要被停掉,而平時教學中最容易受到沖擊的也是體育課。
沉迷于網絡游戲懶于體育運動
“孩子體質下降,自己也要負一定的責任,獨生子女怕吃苦又沉迷于網絡游戲,體育運動能不參加就不參加。”廣州石化小學體育教研室主任鄭旭說。
鄭旭認為,體育項目都比較累,不少學生疏于或懶于鍛煉,很多人沉迷于網絡游戲或者電子產品。
“你能跑3000米或1500米嗎?”“有點難。”“沒有試過。”這是記者近日在隨機采訪中聽到最多的回答。不少學生表示雖然學校運動會上也有中長跑,但那更多的是體育特長生們的“秀場”,自己很少挑戰這一高難度項目。當記者問他們,學習累了以什么樣的方式放松休息,大多數人的回答是玩游戲或者上網聊天。
在賴志達看來,很多家長只關注孩子是否吃飽穿暖,過于溺愛孩子,生怕孩子累著磕著。“所以,現在青少年的體育鍛煉主要還是依靠學校,如果學校再不重視,孩子就完了。”
(編輯:鄭克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