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能捧上“金飯碗”他考了一年又一年
“國考”熱度持續不減
1993年8月14日,我國頒布了國家公務員管理的第一個基本行政法規——《國家公務員暫行條例》,并決定從當年10月1日起在全國正式實施。《條例》中規定,國家行政機關錄用擔任主任科員以下非領導職務的國家公務員,采用公開考試、嚴格考核的辦法,按照德才兼備的標準擇優錄用。
從1994年首次國考至今已有18個年頭,公務員一躍成為現今最熱門的工作之一,越來越多的人擠進“千軍萬馬爭擠獨木橋”的陣營,“國考”已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國第一考”。
據統計,2003年度國家公務員考試審核通過人數為12.5萬,2004年度國考審核通過人數是18.2萬,2005年度國考翻了近一倍,達到31萬,之后連續四年,審核通過人數幾乎每年增加20萬左右,2009年度更是突破了100萬,此后每年的審核通過人數均超過的100萬,到2013年度”國考“,通過審核人數同樣達到了138.3萬人。
如2011年度共有141萬考生報名參與國考,共同角逐約1.6萬個崗位。平均考錄比為87.5:1,國家能源局 “能源節約和科技裝備司”一職以4961∶1的競爭比例高居熱門職位榜首。
2012年度“國考”有46個招錄職位的報考比例超過1000:1,國家民委民族理論政策研究室科研管理處主任科員及以下職位報考比例最高,為4124:1。
2013年度“國考”中,國家統計局重慶調查總隊的“國家統計局合川調查隊業務科室科員”這一職,已通過審核人數高達9470人,報名比高達9470∶1,成為今年國考中競爭最激烈的職位。
國考,考學生也“考”政府
和往年一樣,今年“國考”依然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我在采訪數名考生后發現,參加公務員考試,多數基于以下幾方面主客觀原因。
首先是公務員飯碗穩定,待遇好。公務員的福利包括住房、醫療、養老等方面的保障。對年輕人來說,在這個房子壓倒一切的時代,成為一名公務員,就意味著今后的生活有了切實保障。
就業難也是導致“國考”熱的原因之一。高校應屆畢業生成為近幾年公務員考試的主力軍。現實中,確實有些學生因為個人原因導致畢業就是失業成為必然結果,每年不斷放大擴招規模的高校和不斷激增的龐大畢業生群體,在遭遇現實中無法提供給他們實現“往上流”的機會時,他們也許便會選擇去嘗試國考。
不過我們無須去指責國考熱,而應該理性地去看待。
大學生熱衷報考公務員,這是基于現行社會固定結構造成的結局,他們只是做出收益最大化的選擇。從個體角度來看,大學生做出這樣的就業取向是無可厚非的。
要扭轉國考熱,最關鍵的還是要改變社會的價值取向和福利分配,從根本上讓公務員隊伍回到正常的社會評價位置。政府應該考慮的是,該如何在福利分配上多做工作,尤其是大社會的福利均等化。
國之大考,不僅在考這些考生,也在考這個政府。
?
閱讀此文的網友還看了:
2013年國考面試中常犯的弊病以及如何改正
2013國考面試備考——面試中的自我情緒控制
2013國考面試備考——面試棘手問題如何解答
2013國考面試備考——心理與技巧
國考報名折射考生自我定位不足
2013年國考面試:突發狀況應對策略
2013年國考面試基礎知識全知道
2013年國考面試備考策略全錦集
備考2013年國考面試——無領導小組討論概論
備戰2013年國考面試——公務員面試答題思路點拔
?
?
?
(編輯:鄭克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