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教育移民開創山區扶貧新路
5年投入13.6億元 建成24所思源學校
“我校現有2045名在校生,76.8%來自貧困的黎苗山村。建校3年,學校不斷創新教育理念,提高教學質量,中考成績已連續兩年位于全省前列?!苯?,海南瓊中思源實驗學校校長傅永東談起教育扶貧移民工程帶來的變化,感慨不已。
海南全省18個市縣中有11個國貧或省貧市縣,教育發展長期處于較落后水平,基礎教育水平尤其偏低。2007年,海南開始實施教育扶貧移民工程,將貧困山區孩子整體搬遷進縣城接受優質教育。該工程至今已投入13.6億元,建成24所思源學校,為貧困山區孩子提供優質學位4.7萬個。為了加強師資,海南還從全國招聘24位優秀校長和137位學科骨干教師,為每所思源學校配備約50名特崗教師。
為確保在思源學校就讀的貧困學生順利完成學業,海南按照小學生每人每年600元生活費、初中生每人每年750元生活費的標準,向所有來自貧困地區的學生發放補助。各縣市還根據實際情況,再增加貧困生生活費補助。昌江縣將補助標準提高到小學生每人每年1820元、初中生每人每年2080元;東方市、陵水黎族自治縣則提至小學生每人每年1200元、初中生每人每年1500元。部分市縣還對單親、孤兒學生采取了差別化補助措施。
海南省省長蔣定之說:“近幾年的實踐表明,工程實實在在改變了偏遠落后地區的教育狀況,探索了貧困地區教育發展的新模式,開創了‘造血式’脫貧治窮的新路子。”
?
?
相關鏈接:
??诃偵?0年累計投入800多萬元教育幫扶資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