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為保護廣大群眾根本利益的剛性制度,是檢驗教育公正的試金石。自從1977年恢復高考以來,大批平民子弟通過不懈奮斗,成功實現了“鯉魚跳龍門”的飛躍。他們在改變自身命運的同時,也改變了家庭和國家的命運。通過接受良好的高等教育,他們學有所成,成為各條戰線的骨干力量,國家的建設和發展也因為這一批又一批人才的奉獻變得日益強大和興盛。
隨著時代的發展,特別是城市化建設的加快,數億農民開始進入城市,許多進城務工人員的子女也跟隨父母從偏僻的農村來到異地求學。他們的共同愿景是能夠有一次“知識改變命運”的機會。
落實異地高考是教育公正的最佳切入點。正如一個坐標的中心點,通過這一舉措,可以有效緩解教育領域各個方向、各個領域存在的問題。它可以推動中國教育的頂層改革和設計,提高教育改革的時效性,可以逐步解決全社會廣泛關注的留守兒童問題,為廣大外來務工人員消除后顧之憂。它能夠有效杜絕長期困擾各地教育管理部門的高考移民問題,逐步填平北京、上海與其他省區考生上名校的差距,推動高考錄取走向公平。
落實異地高考,關鍵問題不僅僅是技術層面的設計,首先是思想和認識問題。只有從思想上真正認識到落實異地高考的重要性,才能開啟破冰之舉。而這無疑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舉措。它的意義絲毫不亞于1977年恢復高考制度,是新世紀中國教育改革的里程碑。(作者系嘉應學院教育科學研究所所長)
?
閱讀此文的網友還看了:
2013年海南高考10日起報名 異地高考政策明年實施
山西出臺異地高考方案 住所學籍家長職業有要求
固化異地高考不合理利益 改革難有大作為
山西出臺異地高考方案 需在當地連讀3年高中
給“異地高考”附加條件實為歧視
海南“異地高考”方案近日出臺
25省份公布異地高考方案 海南等6省仍未
論證工作基本完成 海南“異地高考”方案近日出臺
“異地高考”邁出第一步就是進步
?
?
(編輯:鄭克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