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1月9日消息(記者 徐春蘭)記者日前從省教育廳獲悉,海南省的“異地高考”方案經過廣泛的調研和聽取各方意見,已向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省公安廳及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進行了征求意見,并且聯合起草方案,目前“異地高考”方案的研制、論證工作已基本完成,近期將通過并向社會公布。
海南的高考政策對很多人來說是一種期待。許海是一名初三學生,父母在他出生后不久就從湖北沙市全家遷來海南做生意。可以說,從成長的環境以及經歷來講,他是地道的“海南人”。從幼兒園到現在他一直在海口上學。在他上幼兒園時,父母通過“購房落戶”指標,將他的戶口落在其大姨家。三年前,大姨又新買了靠海邊的復式房,將全家的戶口遷往新居,而許海的戶口則留在了原處。他自己單獨擁有一個戶口本,上面只有他一個人的名字,他既是戶主,又是戶員。然而,問題也隨之而來,他的戶口本上沒有監護人,而且其父母的戶口還在沙市老家,父母一直經商,不是在可以辦理托管戶籍以及檔案的單位上班,所以,他們的戶口一直遷移不過來。許海很快就要初中畢業了,但去哪兒上高中成為全家發愁的事。
據了解,子女擁有海南戶口,但其監護人沒有海南戶口的,這類考生可以在海南參加中考,但在高考時只能報三本及高職專科學校。許海的父親許先生認為,雖然自己是生意人,但是每月也都正常繳納個人所得稅以及社保,孩子也是合法落戶。因此,他希望海南省實施的“異地高考”政策可以放寬考生父母的戶籍。
外籍考生 希望放寬“戶籍”政策
汪綠屏和丈夫均來自山東濰坊,汪綠屏為女兒丫丫的高考可謂是操碎了心。在女兒小學一年級時,他們夫妻便帶她一起前來海南打拼,并讓女兒在海口讀書。由于全家的戶口留在了山東老家,在女兒五年級下學期,他們便操心女兒以后讀初中以及高中的問題。
按照海南省的高考政策,女兒沒有本地戶籍,不能在海南參加高考,再三權衡,為了女兒的前程,汪綠屏毅然放下手頭的工作,選擇回老家專門陪女兒讀書。但女兒剛回去的時候很不適應,由于兩地的教材、教學模式、教學進度以及學習環境都不一樣,女兒的成績連考了幾次都不理想。與海南相比,山東的高考壓力以及競爭壓力要大得多。以2012年高考的報名人數為例,海南為5.5萬考生,山東則是55萬,整整是海南的10倍。所以他們最大的希望是海南高考放寬戶籍政策。
李芳是海甸四西路金龍花園小區的一名住戶,由于工作的調動,她于8年前帶著兩個孩子從戶籍所在地西安來到海口。從來到海口起,兩個孩子一直在家附近的一家民辦學校讀書。目前,大兒子在該校念高二,小女兒念初二。她了解到,兒子和女兒的班級中有不少同學是外地戶籍。盼望孩子可以在海南讀完高中并順利參加高考是她和其他外來務工家長共同的心愿。
李芳認為,隨著海南經濟社會發展以及國際旅游島建設的日益升溫,越來越多的人員前來海南經商、務工和學習,自然而然地,隨他們一起遷來的還有他們的子女。以她為例,在她來海南的時候孩子還小,常年分隔對她以及孩子來講都不可能,也不現實。由于自己沒有海南戶籍,在早年還可以實行“買房落戶”指標時也沒有經濟實力,而現在即使買了房子也沒有本地戶籍。因此,孩子從小學到高中,戶籍一直轉不過來。按照高考必須在戶籍所在地參加的政策,大兒子在今年九月份便進入高三階段,但是戶籍卻不在海口。兒子能否在海口參加高考幾乎是她目前最關注的事情。“學籍應該成為異地高考方案參看的重要因素,因為很多孩子沒有海南戶籍,但卻在高中階段有完整的學籍以及求學經歷。因此,希望海南的異地高考政策把學籍作為參考范圍。”
本地居民 擔憂“高考移民”現象
在“異地高考”方案將為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參加高考謀福時,一些本地居民也陷入了深深的擔憂中,他們認為在推行政策的同時,也要小心謹慎,防止“高考移民”現象。
網友“藍風客”認為,“高考移民”問題在海南由來已久,曾經海南還一度成為“高考移民潮”的重災區。主要是有些人針對高考政策專門鉆政策的空子,一些不良中介甚至非法買賣戶口,搶走海南的招生指標。好在近年來,政府通過調整高考報考條件,嚴打轉學空掛學籍,提高省外就讀考生在海南報考的門檻等手段,使高考移民人數銳減。因此,在實施“異地高考”方案時,會有引發“高考移民”現象的風險,然而,反過來說,要杜絕“高考移民”也不能簡單地與戶籍掛鉤。
針對即將出臺的“異地高考”政策,“土生土長”的市民符先生有一套他自己的看法。他認為,從總體上來講,海南的教育水平比起內地來說還是有一定的差距。舉例來說,在內地450分的原始分折算成海南的標準分算法,可以考到600多分。要是考生在內地能考到500或600分,在海南則是700甚至800分,在全省都將排名靠前。而每所大學在各地招生人數是有限的,如果外省戶籍的學生在海南高考的話,肯定會擠占高校分到海南省的錄取指標。他認為“異地高考”方案應該在外來務工子女和本地戶籍考生之間尋找到平衡點,實現“雙贏”。
■相關鏈接
各地紛紛出臺
“異地高考”方案
國務院辦公廳轉發教育部等部門《關于做好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接受義務教育后在當地參加升學考試工作的意見》,對于被社會廣泛關注的異地高考政策提出了明確規定,給各地訂出最晚時間線:各地有關隨遷子女升學考試的方案原則上應于2012年年底前出臺,同時要求北京、上海等流動人口集中的地區防止“高考移民”。
據悉,截至1月1日,已有北京、上海、廣東、天津、重慶、黑龍江、吉林、遼寧、江蘇、浙江、安徽、江西、福建、廣西、湖南、山東、新疆、河北、陜西、河南、云南、湖北、甘肅、貴州、四川等省份出臺了“隨遷子女接受義務教育后升學考試”方案。在這些異地高考實施方案中,北京盡管向外地戶籍學生開放了2013年中等職業院校及2014年高等職業院校錄取考試機會,然而由于“大學本科部分還沒有放開的計劃”,被戲稱為異地高考的“最高”門檻。安徽則設置了只須“高中階段完整學籍”,江西則是“高中階段具有1年以上學習經歷并取得學籍”,被稱為參加異地高考的“最低”門檻。
?
閱讀此文的網友還看了:
2013年海南高考10日起報名 異地高考政策明年實施
各地異地高考方案匯總 青海天津海南新疆未發布
異地高考分步走應有期限
落實異地高考是深刻的教育改革
2013年海南高考10日起報名 異地高考政策明年實施
?
?
?
(編輯:鄭克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