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精彩寒假
國外演出感受國外文化
石景山區古城中學有一個樓梯藝術團。當時由于校舍緊張,沒有專門的音樂教室進行合唱排練,學生們只得站在教學樓的樓梯上進行合唱練習和演出。因此,這個合唱團也被稱為“樓梯合唱團”。
去年,孩子們收到邀請,前往維也納金色大廳進行表演。今年寒假,樓梯藝術團的學生們還將前往美國林肯藝術中心進行新年表演。已經上初一的陳宇佳在假期就隨藝術團前往異國度過了精彩的假期。
陳宇佳說,她在六年級時作為學校資助的優秀學生,與樓梯藝術團一同前往了維也納金色大廳。“當時女生都穿著紅色的旗袍,男生穿著中山裝”,陳宇佳說,“金色大廳里的回聲特別好,大家是第一次在這樣的環境里演唱,表演結束的時候,觀眾們站起來鼓掌,有很多學生激動得哭了”。她說,這是她經歷的很有意義的一次假期。特別是在陌生的國家里,接觸不同的人,讓她覺得眼界得到了開闊,一些有趣的經歷也讓她記憶深刻。陳宇佳說,在街頭,她看到一尊雕像,走近看時“雕像”卻動起來,“原來是真人”,陳宇佳笑著說。
最挑戰寒假
文科學生參與極限學習
在清華其他學生結束了期末考試忙著回家時,80多名來自清華各個院系的學生將接受一個極限挑戰,他們將組成8支隊伍,從零起點出發,經過80小時的連續極限學習,完成“自動化海盜屋子配送系統及海上石油城開發”的任務。這可以說是一個打破傳統課程觀念的實驗性課程。
課程負責老師顧學雍表示,這門課是極限學習。因為80個清華學生雖然有著各自的學科背景,但是對很多完成項目需要的知識是零起點,他們需要在80多個小時中現場學習實踐。除了工科院系的學生,還有新聞、心理、經管、法學等文科院系的學生參與。
和過去老師出題、學生解題的形式不同,這次是分成了“挑戰方”和“任務方”,“挑戰方”是指教師和參與教學活動的學生,他們的共同任務是設計一系列具有挑戰性的學習任務,交給“任務方”。為了設計出可行的任務,他們也必須在開課前完成所有任務的可行性測試,撰寫文檔或者設計情景來引導“任務方”。“任務方”的80個學生分成8組,用競爭性的辦法在4天內互相合作完成任務。為了模擬實際情景,4名人大法學院的碩士學生被請到現場,成立了“專利局”和“法庭”。
最愛心寒假
大二學生指導高中生填志愿
北京電影學院大二學生李申早早就安排好了寒假的行程——指導高三學生學會填報志愿,進行人生規劃。
李申是星空助學項目的發起人和負責人。星空助學項目是在清華大學enactus團隊下組建成立的人生規劃類項目,致力于通過講座、網站等方式引導中學生關注大學專業建立人生規劃意識,編寫教育部最新課程目錄類為單位的專業介紹,幫助中學生走出專業誤區。
李申說,他在接觸中學生群體時,發現多數中學生的人生規劃意識還不強。一些中學生只有自己理想的大學但沒有目標專業。“高中生如果對大學專業不做細致研究,停留在只有字面的粗淺理解,可能直接導致進入大學選擇了一個自己不熟悉甚至是厭惡的專業,會對大學生活的開展十分不利。”李申認為。
“如果能讓中學生提前了解到招生簡章上一個個專業背后的真面目,那即使他們將來發現這個專業并不如預期的美好,或者發現有些專業課業負擔很重,或者發現就讀的專業與自己想象中的區別很大,但因為提前有所準備,就具備了足夠的寬容度,可以接受,少一些后悔。”李申坦言。
為了指導中學生填報志愿,李申不僅自己進行專業研究,還集結了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北京師范大學等名校的多名學生共同加入星空助學項目。
最務實寒假
城里孩子到農村社會實踐
中國農業大學水利土木工程學院大二學生張林放寒假沒有直接回老家,而是帶著一支8人的小團隊來到了湖南岳陽康王鄉小喬村,走到田間地頭、每一戶農民家里做農業政策的宣傳、農業知識的普及、實地調研以及支教活動。在他的小團隊里,很多的城里孩子是第一次真真切切走到了農村。
張林在大一寒假就參加了這類的實踐活動,可是這次帶隊還是讓他覺得困難重重。8名大學生坐了16個小時的硬座火車到了岳陽后,換了一次長途大巴再換了一次鄉村交通路線才到了小喬村。困難也接踵而至,首先這些城里長大的孩子基本都不會做飯,“我們輪班做飯,可是真的只能是將就著吃,剛剛開始時,我們甚至連油鹽醬醋都認不清。”除了吃飯,張林他們三個男生要擠著一張床睡,沒有暖氣的房子被子又很單薄,男生們只能睡緊點取暖。沒兩天,團隊里就有人鬧著想回家。
作為“送知識去家鄉”的活動,小團隊帶來了5袋高端科研培育的種子送給鄉親們試種,還籌集了一些農業知識普及的書籍和光盤。村長還帶著他們參觀了農村里的很多小型企業,比如苗木廠、機篩廠、養殖場等。
張林告訴記者,如果不來參加實踐活動,他的寒假生活也就是上上網,出門吃飯聚會。而到農村去,則真正實現學以致用,另一方面他作為隊長也通過這次實踐,學會了如何與村民溝通,和領導接洽,怎么樣去化解團隊的矛盾,鍛煉了自己的能力。
(編輯:鄭克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