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說法
利用寒假自我調整
北京中小學信息咨詢中心主任溫方認為,寒假并非是完全放假,學生應當利用寒假進行自我調整和個性教育。具體采用什么樣的方式規劃寒假,最好因人而異、量力而行。
溫方介紹,臨近寒假,學生們咨詢的問題多數與寒假安排相關。是全心學習報各種輔導班,還是好好休息過春節與家人團圓?是出國體驗,還是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社會實踐?學生和家長時常會在這些選擇上產生矛盾。一方面家長非常擔心,怕孩子放假在家沒人管;另一方面孩子害怕到不熟悉的親戚家中受拘束,或者覺得別人過春節自己天天學習太委屈。
對于寒假如何安排,溫方建議,如果平常的學校學習沒有欠賬,那寒假家長大可以放心讓孩子好好休息。如果平常的學習有欠賬,那最好利用寒假查漏補缺,省得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如果有條件,也可以考慮出國體驗或者到農村去體驗,但都需要有人引導,既要注意安全,也要避免因為不同生活狀態的沖撞而產生一些偏頗的看法。比如之前就曾有學生出國之后大罵中國教育,只信任自己所看到的,不相信家長的勸說,認為國外學校特別自由,沒有繁重的學習壓力,迫切要求家長給自己轉學到國外。
□學校精彩寒假
辦發布會展示社會實踐
北京市中關村三小德育辦主任吳霄介紹,對于這個寒假,學校啟動了“大家三小,美麗中國行”的活動。學校和全國56個少數民族學生都有聯系,因此,要求學生們在寒假中以美麗民族、美麗風光、美麗家鄉、美麗行為、美麗中國節日為主題展開社會實踐。開學后,學生們將舉辦自己的新聞發布會進行展示。
吳霄說,今年元旦,學生們已經給全國各地的56個民族同學寄出了2000多張賀卡,在春節期間,學校要求學生們在玩耍的同時,了解少數民族各自的特色,結合假期生活,把自己的所看、所想記錄下來。可以制作成手抄報或是演示文稿、微電影等形式。下學期開學后,會鼓勵學生們以新聞發布會的形式,向老師和同學展示。
做短片體驗小問題項目研究
在北京石景山楊莊中學,今年寒假對網絡試驗班學生推出了體驗小問題項目研究的活動。
據了解,學校放假前,組織學生參觀了國家科學圖書館、中央電視塔、海洋館等地方。網絡班綜合實踐活動的特色之一就是運用先進的電腦軟件作為作品的展示工具。此次,學校選用的軟件是制作短片的繪聲繪影技術,作品短片的完成需要學生們共同合作拍攝活動中的人物、場景,用鏡頭記錄活動中的點點足跡,讓學生們通過動手,鍛煉團隊協作能力。
此外,學科指導教師的引入是最近幾次網絡班綜合實踐活動一種比較成功的嘗試。不同學科背景的教師結合本專業特點以及參觀地點特色,學生一起商討、確定、開展活動小主題研究,使學生的綜合實踐活動更具知識性、科學性、目的性,真正做到了使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
學生“職業世界探索之旅”
北京市蘋果園中學教科研室在寒假牽頭設計了名為“職業世界探索之旅”的綜合實踐類課程。通過學生到父母單位上班兩天來了解不同的職業特點,為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奠定基礎。目前,“生涯規劃”越來越受到學校的重視,特別是高中階段是職業生涯規劃的重要探索期。為此,蘋果園中學開展“職業世界探索之旅”寒假綜合實踐課程。要求每個學生到父親或者母親的單位隨其上班兩天。其間,學生觀察父母的工作內容,了解父母工作單位的基本情況、工作性質、部門分工、工作任務等,填寫完成職業探索之旅記錄表。同時,每個學生還要制作一張“手繪展板”,包括父母單位有代表性的照片、父母所從事工作的簡要介紹,工作環境、工作內容、從業者選拔要求、工資待遇、發展前景等。
學校表示,希望通過對父母所在單位的崗位實習,能夠了解更多的職業類型和從業要求,對未來的職業規劃起到指導作用。
(編輯:鄭克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