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商機變身“孟老板”
微博帶給小孟的不僅僅是1萬多粉絲的人氣,別看還沒有畢業,他已經可以支付自己的學費和日常開銷了,同學對他的稱呼也從小孟同學,變成了“孟老板”、“孟總”。雖然大家都是開玩笑,但小孟覺得很受用,因為這是同學們從另一方面對自己的肯定。“別人玩微博圖樂,而我從微博中發現了商機。”用小孟自己的話說,他是一個很“貪婪”的人,愛好十分廣泛,尤其是喜歡研究商業和經濟方面的知識。目前,他不僅是青大校園資訊的主要發布者,還是聞名全校的微博營銷管理者。
課余時間忙著“充電”
2010年剛升入大學的小孟,通過微博與朋友互動時,發現這種新興媒體的互動形式可以作為一種營銷手段來推廣產品,于是他開始思考如何創造價值。經過兩年的摸索,小孟現在已與多家企業建立合作關系,幫助這些企業管理運營官方微博,并開展相關的業務培訓。隨著接手的業務越來越多,他建立了一支由6位在校生組成的營銷團隊,月收入超過萬元。
別看現在的小孟月收入過萬,手里打理著3個官方微博和2個微信平臺,但剛上大學的時候沒少吃閉門羹,小孟說:“那時候微博微信還不像現在這么流行,作為機電學院的學生,新媒體的許多專業知識不過關,很難得到公司的信任。只能將大量的課余時間投入到學習與進修當中,管理學,哲學、營銷學都有過研究。慢慢地還發現,自己口才不是很犀利,甚至話筒的使用上也有些生澀,最近在這方面下足了工夫。”
故事
通過微博賣出2000噸滯銷辣椒
在新媒體所帶給小孟財富與價值的同時,他也利用自己的影響力回饋社會。去年新疆一地區的辣椒囤積2000多噸,在收到菜農的求助后,他利用自己的影響力發起愛心傳遞,成功地聯系到多家收購商,最終解決了問題。
在小孟看來,刷微博不僅僅是一種樂趣,也是一項工作,利用自己的影響力創造價值是最大的樂趣。作為多家企業官方微博的主管,他擔負著活躍校園微博氣氛的職責,負責發起校園里的種種微活動,以擴大微博在校園的影響力。憑借著自己團隊對微博、微信的管理經驗,生意越來越多,小孟希望在充實自己的同時,成立正規的公司,將自己的價值發揮到最大。
新聞延伸
粉絲越多 掙錢越容易
微博近兩年來快速崛起,改變公眾生活方式的同時,也給觸覺敏銳的商人提供了新的營銷平臺。他們或是利用自己控制的微博賬號發布廣告,或是以營銷商的角色與其他擁有大量粉絲的微博賬號,比如某個明星的賬號合作發布廣告。
記者從廣州一家微博營銷商處獲得的一份報價表顯示,草根大V每一次轉發廣告的報價基本與粉絲量掛鉤。比如,近40萬粉絲的“全球時尚購物中心”的報價80元,有著119萬粉絲的“冷笑話大搜集”的報價則為320元,而“微博搞笑排行榜”擁有1009萬粉絲,報價則攀升到3200元。
這份報價表,涵蓋近3500個新浪微博、138個騰訊微博草根大V與近200個明星大V的名單。報價表中,明星大V的報價比草根大V高了數個等級,平均1萬元以上。據《時代周報》
?
?
相關鏈接:
國家國防教育辦公室推廣使用100條國防教育宣傳用語向“中國式過馬路”宣戰 ?海口:目前仍以教育為主?
(編輯:王藝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