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今年36歲的余婷,200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從華中師范大學畢業。2007年,懷揣著對教育事業的熱愛,她進入海口市金盤實驗學校擔任數學教師,現任學校初中數學組組長,因其做事嚴謹、雷厲風行,學生們給她起了一個親切昵稱——“余哥”。

    18歲學生提前3天預測地震引爭議 官方稱其違法

    海口網 http://m.yinhu3.com  時間:2013-04-20 09:25

    林龍團隊于本月14日預測地震將發生的地點。

      林龍團隊根據騰沖氣壓變化預測本月17日云南大理與騰沖交界處將發生5級地震。林龍 供圖

    4月17日,云南大理洱源震區煉鐵鄉長邑村震裂的烤煙房。

      新華社記者 陳海寧 攝

      由于提前3天發布與本月17日大理地震時間、地點、震級都十分接近的預測信息,一預測地震的微博受到關注。微博發布者稱,是通過分析官方數據得出預測信息。但云南省地震局認為其發布地震預報信息違法。對民間地震預報的態度,網絡和專家意見不一。

      一條預測云南地震的微博引起關注。該微博于4月14日發布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將發生5級地震的預測信息。4月17日,大理州發生了5級地震,印證了這一預測。

      提前3天預測地震

      4月14日凌晨,微博名為“預報中心”的博主發布了云南地震預報信息。該微博稱預計在云南東北昭通(余震)、大理西南部和騰沖交界區域、和緬甸交界區域一線云南巧家縣和四川寧南縣交界區域,72小時內將發生為5級淺源地震。該微博還發布了一張昆明地震監測點的原始數據圖。

      4月17日,大理州洱源縣與漾濞縣交界發生5.0級的淺源地震。地震發生在大理州北部,與預測地點相隔近兩百公里。該微博因此被稱為“預言帝”。

      昨天,該博主告訴新京報,他是一名學生,生于1995年。其團隊有49人。

      官方稱民間發布地震預報信息違法

      中國地震臺網中心首席預報員孫士金宏告訴新京報,國家《地震預報管理條例》規定,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地震長期、中期、短期和臨震預報,需由人民政府發布。

      孫還提醒,地震預報涉及社會秩序穩定,民間機構發布虛假的預測信息,如果造成社會混亂,應該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即使是后來被證實的地震預報消息,也不能隨意發布,而必須遵守相應的法律法規。

      網絡普遍質疑,這次民間預測成功是否說明地震專家水平不如民間。

      對此,孫士金宏說認為,地震科研和地震預報是兩回事。不能根據一次預測的準確,來判斷水平高低。民間預測地震的次數很多,按概率可能蒙對。但民間一些“高手”的預測結果可提交地震部門,經專家研究后,上報政府發布。

      ■ 對話

      課余自學地震預測

      新京報記者對話“預報中心”發布者林龍

      18歲少年研究地震

      新京報:你從事什么職業?多大年齡?為什么會研究地震預測?

      林龍:我1995年出生,現在不方便告訴我讀幾年級,一般在課余時間研究,高中地理是我最喜歡的課程。2010年我發現地震預測很有意思,空閑時就會去百度上搜各種材料自學。2011年9月開始地震預報。

      新京報:你有地震方面的專業知識嗎?

      林龍:QQ群里有很多愛好者,我會經常向他們請教。時間久了,自然懂得一些。現在能盲畫出中國的主要地震斷裂帶。但感覺知識量還是不夠的。

      新京報:你在微博里說的“研究中心”指什么?

      林龍:研究中心2011年8月成立。我們團隊有49人,來自全國各地,年齡在20歲到40歲之間。他們研究地震預測都是業余愛好。我們經常在QQ群里討論,研究分析歷史地震記錄,或收集一些數據進行研究。

      電離層數據是關鍵

      新京報:你們如何預測大理地震,需要專業儀器嗎?

      林龍:不需要專業儀器,主要是數據分析。我們根據云南省地震前兆數據中心網站數據,發現折線圖異常。還根據以前對地震歷史記錄分析的經驗,覺得這里與其他地區地震前的電離層異常的圖很吻合,推測出發生地震的可能性很大。我們是地震前一周發現的異常,在14日發布了微博。

      新京報:你們預測地震會參考哪些數據?

      林龍:比如這次我們搜了云南省地震前兆數據中心網站數據,以及中科院的電離層數據,這個每隔15分鐘會更新一次。平時我們還會關注全球的地震網站發布的數據,還會參考電離層、地表溫度分布、地磁、磁指數據,還有外國網站上的有海洋溫度。此外,我們還梳理了地震歷史上的記錄,總結了規律。

      新京報:你們預測出大理地震,是偶然還是必然?

      林龍:是必然,因為是根據電離層數據分析出來的。

      自稱預報準確率50%

      新京報:現在有幾次成功預測的記錄?

      林龍:我們共發布地震預報800多次,準確的有500多次。準確的多在國外:去年5月預報意大利兩次6級地震,去年8月預報伊朗造成300人死亡的地震。國內的,今年1月中旬預報遼寧營口有3-4級地震,結果1月23日沈陽發生5.1級地震,這就預測對了。去年8月新疆和田地震我們也預測到了。目前預報準確率約50%。(記者注,由于其更換過微博,未能查詢到這些預測記錄)

      新京報:云南省地震局說你們對外發布地震信息違法,你怎么看?

      林龍:我是在維護公民知情權,讓公民知道這些數據異常。我們預測地震信息也為了避免老百姓的財產損失。

      新京報:如果你們預測錯了,給人們帶來恐慌怎么辦?

      林龍:基本不會帶來恐慌,因為幾乎每次預報震級都小于5級。而大地震預報信息我們會很嚴謹,并會通知救援部隊。

      ■ 觀點

      3-5級地震預報價值較小

      徐錫偉

      (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研究員)

      一年內,全球發生3-5級地震成千上萬次。震級越低,頻次越高,預測成功可能性越大。一般情況,5級以下地震造成的危害性較小,預測的科學價值遠小于預測大地震。因此地震科研機構主要目標是預報6.5級以上大破壞性地震。

      國家地震局準備用20-30年時間把可能發生6.5級以上大地震的地殼活動斷層的位置準確標注出來,讓所有的建筑物離開這些活動斷層。斷層以外的建筑物嚴格按照抗震設防標準來建設,減少地震帶來的損失。

      地震預測是世界科學難題,目前還沒有認識出地震活動的本質規律,成功預測大地震的概率較低。目前任何國家科研機構很難準確預測出大地震發生的時間、地點、震級,在地震研究、預測領域,都不過關,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地震預測三要素吻合才準確

      孫士金宏

      (中國地震臺網中心首席預報員)

      地震預測有三要素:時間,地點,震級大小。準確進行地震預測,這三要素都要合理。葉龍團隊曾預測1月中旬在營口發生3-4級地震,結果1月23日沈陽發生5.1級地震,在地震三要素上都有較大出入,不能說這次地震預測成功。

      葉龍團隊的預測方法是否科學?我的看法是,地震預測科研活動處在探索階段,不同的人根據個人專長、偏好采取不同的研究方法,很難說哪種研究方式更科學。但民間人士或機構如果能多次預測出地震三要素中的一個因素、或者兩個因素,研究方法就有參考價值。

    ?

    閱讀此文的網友還看了:

    長沙30余學生發型不合格停課 學校派車送去理發
    南航學生被舍友刺死? 因玩游戲發生口角(圖)
    屯昌學生稱體育老師暴打十多同學 校方稱將向學生與家長道歉
    體育老師暴打十多名學生 挨打學生不愿再上學
    復旦襄陽籍學生袁濤退學始末 曾對高中口誅筆伐
    南昌航空大學一學生死于宿舍 警方已介入調查

    ?

    ?

    海口網 http://m.yinhu3.com [來源: 新京報] [作者:李超蕭輝] [編輯:鄭克姍] 

    網友回帖

    海口秀英區將新增3所學校 今年底完成項目前期工作
    今年海口中小學新生入戶調查比例下降
    海南高職(專科)批平行志愿投檔分數線出爐
    海南外國語職業學院2018屆音樂表演班的11名大學生用17種語言翻唱的歌曲《帶你去旅行》。
      對于高三的同學們來說,距離2018年高考僅剩126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