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值五月,連日的高溫讓這個熱帶省份更加酷熱難當。在海口市白龍南路的省人力資源市場,一場主要針對應屆畢業生的招聘會正在展開,上千名年輕的求職者不顧炎熱的天氣,把現場擠得滿滿當當。
2013年的這個夏天,伴隨著國內經濟增速放緩,699萬普通高校畢業生即將步入社會,類似“最難就業季”等詞匯進入人們的視線。近日北上廣三地的大學生畢業率陸續出爐,讓不少人驚呼應屆畢業生求職之艱難。
海南的就業情況又如何呢?對此海南省人力資源市場招聘部副主任吉成堯顯得樂觀而謹慎。
吉成堯說,海南的就業情況并不難。第一、今年本省高校應屆畢業生4.6萬,與內地多個省份相比偏低;第二、市場提供的崗位充足,單5月份其中三場招聘會提供的崗位就達2.5萬個,據省就業局第一季度的分析報告顯示,就業崗位甚至供過于求。
吉成堯介紹,伴隨國際旅游島的建設,海南今年的經濟發展勢頭良好,洋浦經濟開發區、東方工業園區、老城生態軟件園等都在相繼建設,這些建設項目吸引了大小企業的入駐,而企業的進入則大大帶動了崗位的增長。
“今年的就業不算難,大家所說的那些難是因為現在人的就業心態有所改變”,吉成堯指出,隨著“90后”畢業生開始逐漸登上就業舞臺,企業和求職者雙方的意向越來越難以達成一致。
招聘企業吐槽學生要求高
在熙熙攘攘的人才市場,記者看到,同是前來招聘的企業境遇卻有所不同。有的企業桌前圍了一圈人打聽消息,有的企業卻乏人問津。仔細研究其招聘廣告便能看出差別,受青睞的職位往往是行政、人事類,而技工、銷售類的崗位并不是很受歡迎。
聽說是記者采訪,一些因求職者少而“閑下來”的面試官紛紛吐槽。“現在的90后要求太高了,難招不用說,做了幾個月就想走。”某食品公司的人事主管如是說。
一家醫藥公司在廣告上注明招聘10個銷售代表,但桌前卻顯得冷冷清清。面試官告訴記者,做銷售需要面對業績壓力,很多年輕人都不喜歡。為了吸引更多人才,公司還展開了校園招聘。但是畢業生對這份工作多持觀望態度,他們手中往往拿著好幾個工作,仍沒有決定去哪家。
一家水產種苗公司也面臨著“人難招”的局面。由于行業性質,這家主營海水養殖的公司位于偏僻的海邊鄉村,面試官告訴記者,90后的畢業生陸續進入職場,這些信息時代成長起來的年輕人對工作環境比較挑剔,雖然公司的薪酬待遇在海南是中上的,但依然很難招到大學生員工,即使招到了流動率也非常高。
?
?
畢業生稱第一份工作很重要
記者在招聘會現場采訪了多位前來求職的應屆畢業生,發現對找工作這件事他們大多很有主見。
“第一份工作對未來的發展有很大影響,相當重要。”即將從浙江某高校畢業的大學生小韓說。他告訴記者自己手中已握有三份工作,但是目前還沒找到愿意簽訂三方協議的單位,因此還在挑選中。
在江西一所大專院校讀書的小謝稱自己找工作還算順利,剛回海南第四天就有一家民營企業看中了他。但是小謝剛去單位轉了一圈,就決定不干了。
“工作環境不行,顯得很邋遢,一看公司的管理就不行。”小謝說他對薪酬的要求并不高,海南的工資水平較低,只要2000元左右能養活自己就行,自己更看重的是公司的發展前景。“不管規模怎樣,只要管理制度好了,前景就會好。”
在采訪中,記者發現多數畢業生表示,相比于薪資,他們更加看重職業發展前景、工作環境和團隊氛圍。
資深人事主管有話說
省人力資源市場招聘部副主任吉成堯說,根據省就業局的統計,技工類和銷售類崗位幾乎占招聘崗位的40%,但大學畢業生依舊青睞行政、人事、財務等“坐辦公室”的職位,而事實上,這些崗位的工資待遇已相差不大。
“90后畢業生更關注性價比與價值實現,所以難免在就業的時候會出現‘挑挑揀揀’,造成‘有業不就’的情況。”一位具有多年經驗的人事經理說。
“作為用人單位,我們更加看重畢業生價值觀和企業價值觀的匹配。”海南一家大型制藥企業的人事經理指出,很多90后畢業把第一年找工作看作一個“試錯的過程”,如果學校能在大二大三的時候,與企業展開合作,參與學生培養,也許會讓學生的職業規劃更加清晰,也便于企業從中挑選合適的人才。
“現在我們用人單位也在努力給予員工更多關懷,但選擇是他們自己的事,未來的方向他們把握,每個人的理想不一樣,現在我們提供的就是一個機會和平臺。”某水產種苗公司的面試官孫先生說。
?
?
相關鏈接:
三亞為失業者制定就業方案 一年提供3次機會
大學生迎來"最難就業季:" 最低拿多少月薪能簽約
構建校企合作育人平臺 海南中職就業率連續五年超九成半
海南中職就業率連續五年超九成半
就業受挫被準婆婆嫌棄 大學生省吃儉用“改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