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7月6日消息? 據說今年高校畢業生遭遇了“史上最難就業季”,以北京為例,截至6月24日,畢業生的簽約率為41.1%,由此推斷,全國高校畢業生簽約的就業比率可能超不過四成。
????分析高校畢業生就業難的原因,既有老因素,也有新原因。老因素包括,高校專業設置出現偏差,培養模式與實際對接不上;高校畢業生高不成低不就,不肯放下身段到民企等企業就業;以制造業為主的經濟結構遲遲轉變不過來,不利大學生就業等。新原因主要是今年經濟形勢異常困難,原來很多需要用人的部門和企業為節省人工成本等,大幅降低了招聘比例;此外新增畢業生比往年多,今年全國高校總的畢業生達到近700萬,比上年高出12萬。
????大學生就業難是一個世界性現象。我們出現的一個獨特情況是,一邊是大學生找工作難,一邊是農民工用工荒,很多企業招不到農民工。這里反映的問題就是,中國的經濟結構對大學生就業有一種抑制作用。所以,要從根本上解決大學生的就業難題,必須改革中國的經濟結構,大力發展能夠容納就業的服務業,尤其是生產性服務業或者新興服務業。
????但經濟結構的調整是一個緩慢過程,而高校畢業生的就業難又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面對幾百萬大學生爭搶飯碗的局面,常規的思路很難解決這一困局,需要創新思路,研究破解之策。我認為,以工代教,或許是條出路。
????所謂以工代教,也就是由國家出資,招收大學生到農村以及西部偏遠城鎮支教,以解決農村和西部貧困地區中小學特別是九年制義務教育師資缺乏和質量不高的問題。隨著經濟發展,這些年來,我國農村和西部貧困地區的義務教育雖然有較大改善,但相比城市尤其是東部城市,還很落后。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師資力量缺乏,現有的教師隊伍不斷流失,結構也不合理,同時水平也有待提高。老、少、邊、窮地區,這一問題更加突出。
????我沒有找到全國農村中小學和西部邊遠城鎮目前共缺多少教師的確切數據。媒體曾報道,在2010年,國家以提高教師素質和教學質量為由,將對全國44.8萬代課教師進行最后的清退,我想,即使以每年清退10萬代課教師的速度,加上一些新生的教師流失現象,目前恐怕還有20萬左右的教師缺口。
????教師的知識水平決定著教育的質量。農村中小學教師的欠缺以及教師隊伍總體文化水平不高,無疑會影響農村教育的質量。近年來,大學農村生源日益減少,教育質量不高導致很多農村學生考不上大學,無疑是其中一個因素。
????中國每年從師范院校畢業的大學生不在少數,為什么他們都不愿選擇去農村從教?主要是農村教師收入少,且到農村工作后可能會限制個人發展。統計顯示,全國農村小學、初中教職工人均年工資收入分別僅相當于城市教職工的68.8%和69.2%,代課教師收入更低。因此,要解決農村義務教育師資不足的問題,吸引高學歷的人來農村教書,根本而言是提高農村教師的收入水平。不過在經濟形勢好的時候,提高收入水平不一定能夠吸引高校畢業生來農村和西部城鎮從教。但現在是一個“契機”,如果按城市中小學教師的工資水平,招收50萬高校畢業生到農村和西部貧困地區支教,時間定為三年,對那些找工作有困難的大學生是有吸引力的。再加上到農村去做村官以及支農、支醫、鄉村扶貧,還有城市社區提供的部分就業崗位,應該是能解決大部分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問題。
????這里的難點有兩個,一是籌錢,二是會擠占部分代課教師的崗位。引入50萬高校畢業生去農村支教,三年時間所需費用大概1000億元,這筆錢雖然很大,但為了解決就業問題,還是值得的,而且它還會產生消費效應。至于第二個問題,一些自身知識不夠的代課教師本來就該辭退的,對于他們此前的付出,國家可以給予相應補貼。
????總之,目前解決大學生就業難的一個最簡單也是最直接同時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加大政府的人力資本投資,創造直接安置的就業崗位。以工代教值得一試。
?
相關鏈接:
海南:高校畢業生離校3年內可申請見習補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