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7月17日消息(記者?吳丹丹)讓孩子上名校,上好班,這是許多家長的共同追求。在教育資源不均衡的現實面前,家長們絞盡腦汁,盡量為孩子提供更好的求學環境,昂貴的擇校費由此被催生。一筆筆擇校費鋪就而成的漫漫求學路上,孩子是否能走得更順利,進名校就一定會成才、成功?這個問題,沒有絕對的答案。但在交出這筆擇校費之前,家長是否應充分考慮孩子的實際情況,畢竟適合孩子的才是最好的,普通學校一樣能培養出優秀的人才。
追求名校是常態????????????
記者就此問題做了調查,大部分海口市民認為學校的選擇十分重要。家住府城地區的黃先生說,肯定會為自己的孩子擇校,因為學校的大環境會對孩子有很大影響。另一位市民回答得更加干脆:“擇校必須重要,這就和為什么要讓孩子讀名牌大學一樣!”
還沒有當爸爸的陳先生則表達了另外一種態度:“以后我不會為我的孩子操心這些。”他說,自己的父母從未干涉過自己的求學,一直都是考上哪里去哪里。“我覺得我現在過得挺好的,這是我自己走出來的路。”陳先生說,“同樣,孩子的路也需要讓孩子自己走。”
盡管陳先生的看法也有人支持,但更多人認為,作為家長應該盡量多地為孩子排除障礙,至少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合適的才是最重要??????????
一位王姓市民和記者講述了自己的求學經歷,他一直為當年選擇某重點高中而后悔不已。初中時,小王在某市屬重點中學,表現十分優異,每次考試成績均在年級前列。中考時,他執意選擇了培養出更多人才的省重點高中。沒想到,高中三年,小王在強手如林的環境中產生了強烈的落差感,成績始終不上不下,高考也表現平平;而當年成績差不多、直升入本校高中的初中同學,全都進入了全國各重點高校。
“所以求學不一定要選擇最好的學校,最重要的是要適合自己。”小王十分感嘆。許多非重點中學的學生,在進入到更好的學校后,不僅沒能得到老師的關注,還可能不適應強大的競爭壓力,心理落差十分強烈,自信心也一步步被摧毀,最后反而不利于自身的發展。
普通中學也有優秀生?????????
重點中學里并非全是優等生,普通中學里也不全是差生。海港學校在今年高考中出現了一位800分以上的學生,這說明普通學校同樣能培養出優等生。
相比重點高中,普通中學就顯得“平易近人”許多。不適應緊張氛圍的學生能在這里得到適當的放松,沒有過分壓迫感,這樣的環境或許更適宜。海口四中高中部入學起點低,中考入校分甚至達不到部分重點中學的擇校標準。但在2013年高考中,海口四中的一、二本上線率已超越部分省屬重點中學。與海口四中類似的還有海口二中、長流中學等普通高中,他們都曾培養出中考成績“三四十分上二本,五六十分上一本”的優秀畢業生,這是因為,原本成績僅為中等程度的學生在普通中學里能受到老師充分的關懷,也更有利于他們茁壯成長。
每一種植物都要有適合的培養方式,學生也一樣。名校其實是一種“品牌效應”,并不能確定此品牌是否合適每個人。所以,在慷慨地交出這筆擇校費之前,詳細了解學校的學習氛圍、教學方式等因素,更多地考慮孩子能否適應,這才是家長最應該關心的問題。
?
?
?
相關鏈接:
圖文:武漢市小升初擇校搖號 9個中1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