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意味著湖北省所有中小學包括高三畢業班在內,將全面停止補課和晚自習。叫停通知一出,立即引發師生及家長熱議。
“禁補令”讓師生始料未及
“我們的非畢業年級本來就是不補課的,只有初三才有晚自習和周六補課。”武昌一所初中負責人說,該校目前已經按照要求,停止了晚自習和周六的補課。青山區、江岸區數所高中負責人也表示,已按照上級部門要求取消了所有補課。
以前,叫停補課和晚自習,畢業班是除外的,而這次突然全面叫停補課,讓很多家長、學生甚至教師都始料未及。
一位高三年級班主任表示,晚自習、補課讓自己被“困”在工作中,根本沒有時間照顧孩子,高中教師也應當有正常的雙休。他對這次“禁補令”帶來的休息時間表示了驚喜。
對于是否補課,他有自己的看法:平時教學中教師都是嚴格按照教學進度,晚自習和補課多半都是鞏固所學知識。這對于自學能力強的孩子來說,是“無用功”,少數自制力差、學習習慣不好的學生才可能需要額外多花一些時間。
但在很多教師心里,這種意外并不是好消息。一位教師直言不諱:“高考是全省統一高考,要不補課,全省都能統一不補還差不多,光一個地方不補肯定不公平。”他還強調,對于備考來說,時間是很重要的。
補課博弈由來已久
叫停補課并不是一個新鮮話題。此前,武漢、黃岡、荊州等地也曾有過叫停歷史,均因家長反對而先后“流產”。去年9月,武漢市內各高中也開展過一場聲勢浩大的“禁補運動”,最后因家長“不買賬”,學校實施困難而“流產”,配合“禁補令”時間最短的學校堅持不到一周。湖北各地也多次出現學校停止補課、家長聯名抗議后又恢復補課的事件,這種博弈長期存在。
補還是不補?教育部門和學校普遍陷入了兩難。
對于叫停補課,不少學校校長表示只能用兩個字形容——矛盾。一方面自己學校停了,別人還在搞太吃虧;另一方面,教育部門明令禁止,如果堅持也怕擔責。
然而不管學校讓不讓補課,家長還是會選擇各類培訓機構為孩子“加餐”,如今培訓機構對這樣頻繁的“禁補令”表現得非常淡定。
“學校不補課,社會培訓機構會不補嗎?我們教育部門管不了培訓機構。”武漢市教育局一位負責人說。
事實也從側面證實了這種說法。“禁補令”一出,武漢市各大培優機構的“生源爭奪戰”當天就已經打響,幾家培訓公司中午就開始在學校附近派發傳單。
“晚自習和周末的補課時間加起來,課時挺多的。突然取消了,教學計劃安排不都打亂了?”漢口一位學生家長劉先生說,孩子周末突然被“放羊”,他很擔心影響孩子學習成績。“我們常常收到培優機構的短信,學校不補了,我肯定得讓孩子去外面學,得花我們更多的錢。”
劉先生的說法在家長中有一定的代表性,不少家長表示:“在學校補課總比去培訓機構好得多吧!”
對于這次“禁補令”,學生中“唱反調”的主要是面臨畢業的高三學生。學生麗麗說:“取消了晚自習,但作業還是跟往常一樣多。以前有晚自習,不懂的作業,可以請教老師,現在一個人在家里,效率太低了。”
作為中學教育最為關鍵的一年,記者發現,部分學校高三年級還在補課。相對來說,高三年級學生也更盼望補課。
方法比“死擂”更重要
一直以來,周六補課、周日休息成為我國高中學生生活的“規則”,圍繞補課引發的爭議不斷。
作為武漢補課最少的高中,華中師范大學一附中以前也時常遭遇家長甚至是學生本人投訴,稱“學校不補課是對學生的不負責任”。不過,學校頂住了壓力,堅持“把時間還給學生,把方法教給學生”,學生減負的同時,高考成績也一直在湖北省遙遙領先。
“雖然當前孩子們面臨的是高考一張考卷定終身,但考試分數背后體現的主要還是學生的綜合素質。這些素質的培養要靠抓效率、抓方法,方法比‘死擂’更重要。當然,也要注重學習環境。”華師一附中校長張真說,很多全球知名的高中都不提倡附加學習,往往是給學生一個好的環境自主發揮。
本次“禁補令”推行以來,家長發出的反對聲音最多。據記者深度了解,不少家長不是反對學校停止補課,而是想讓孩子在放學后,依然能夠擁有一個好的學習氛圍。
還有家長建議,仿照大學一樣對本校學生開放晚自習教室,晚自習不要教師參與,學生自行復習功課。能夠讓孩子們留在學校專心致志地做完作業、復習完當天的功課再回家,這也是大多數家長的心聲。
雖然家長呼吁補課的呼聲很高,但近幾年越來越多的家長也加入了支持“少補課”的陣營。“現在上大學并不是什么難事,反而是高分低能的學生很多,還不如騰出時間,多發展孩子的特長和綜合素質。”武漢一位高校教師說。
?
?
相關鏈接:
“禁補令”為何引起各方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