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是人類經驗的歷程和結晶。你知道一些科學發明都是怎么來的嗎?科學家的創造思維又是怎樣產生的?請看《青少年學科學》。
什么是代一代創新技法呢?照相機的鼻祖是木頭機身,暗箱兼顯影罐由裝咸菜的陶瓷罐子代替,感光材料用的是火棉膠濕板,拍照后,馬上依次往相機內注入顯影液、定影液,最后從相機中取出沖好的照片。這原始的照相機,誕生在1864年的歐洲,名稱是都勃朗尼。這種照相機是代一代的產物,相機的心臟,由陶瓷罐子擔任。照相機發展到今天,木頭機身由鐵和塑料代替,心臟部分也換上了各種金屬和塑料的元件,新型照相機種類齊全、功能齊全,甚至在衛星上拍攝地球也可信手拈來。能夠將細菌、細胞的微觀世界,拍攝得一目了然。這些新型相機的發明,仍有代一代的功勞,至少,木頭由金屬和塑料取代了吧。
人造心臟也是代一代創新技法的成果。人造心臟與人類心臟大小相當,卻完全能夠替代人類心臟,從而挽救數千患有心臟病患者的生命。1982年,美國威廉·德夫里斯博士領導的一個手術小組,給一名叫克拉克的心臟病患者植入人類第一個人造心臟,開創了人造心臟移植的先河,令世界震驚。
代一代創新技法的思路是,用什么東西代替另一種東西呢?如果用別的材料、零件、方法,是不是行得通呢?我們現在使用的方便碗和衛生筷,用的是白泡沫材料和木材。這泡沫用火燒不盡,埋在地里爛不了,是污染環境的白色垃圾。這木材取之于森林,森林的過度砍伐,會造成水土流失、環境惡化。方便碗、衛生筷雖小,引起的問題卻不小。于是,現在有人開始試制新材料,制成環保型的方便碗、衛生筷。用具采用能回爐的紙質材料,能回收的透明塑膠。代一代在環境保護方面,功不可沒。
在我們的生活中,用工程塑料代替鋼材,用離子鍍代替黃金,用鋁代替銅的例子,可以舉出不少。從中加以分析,不難發現,代一代,降低了產品成本,保證了產品質量,實在是有益于人類的創造。(海口晚報記者 張楊 整理)
(選自《科技創造未來三部曲》,作者系我國著名科普作家,海口經濟學院教授劉荊洪)
?
?
相關鏈接:
青少年學科學:電話與電腦作曲家——聯一聯創造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