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大學生就業難問題的研究顯示,農村家庭出身大學畢業生就業困難問題最為突出,尤其是農村背景的普通本科畢業生是就業最為困難的群體。同時,農村家庭出身大學生就業困難導致“讀書無用論”在一些農村地區蔓延,進一步增強城鄉之間的教育不平等,擠壓農村青少年的上升社會流動空間和渠道,使城鄉社會經濟不平等長期延續下去,影響社會和諧穩定發展。政府教育和就業部門在制訂大學生就業扶助政策時,應該把農村家庭出身普通本科大學生作為扶助政策的主要目標群體,提高他們的就業競爭力,引導他們流向最適合他們特長的就業崗位和就業區域,順利完成從學校走向社會的過渡。
????壹 農村家庭出身大學生就業難問題
????2013年大學生就業被媒體稱之為“史上最難就業年”,但根據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大學生就業、生活及價值觀追蹤調查”顯示,2013年應屆畢業生就業率與往年相比并未明顯下降。12所高校應屆畢業生就業狀況的調查顯示,截止2013年9月底,進入勞動力市場找工作的應屆畢業生的就業率達到82.4%(已經找到工作),失業率為17.6%(還在繼續找工作)。其中,高職院校畢業生的就業率最高(91.9%),重點本科院校畢業生就業率次之(80.5%),普通本科院校畢業生就業率最低(77.7%)。這說明,應屆畢業生就業難主要體現在普通本科院校畢業生身上。然而,對普通本科院校畢業生的家庭背景進行比較,卻發現城市生源與農村生源畢業生就業率有巨大差異。來自城市家庭的普通本科院校畢業生的就業率(87.7%)并不低,而農村家庭出身的畢業生就業率則遠遠低于平均水平,只有69.5%,兩者就業率相差18.2個百分點。這意味著,來自農村家庭的普通本科畢業生就業最為困難,30.5%的人難以落實工作,這一比率遠遠高于其他群體。重點本科院校和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也存在城鄉出身背景的差異,不過,這兩類高校畢業生就業的城鄉差異要小于普通本科高校,城市生源和農村生源畢業生就業率分別相差5.2和6.5個百分點。
????農村家庭出身大學生就業難問題不僅體現在低就業率上,而且體現在就業質量方面。想要進入較好的工作單位、獲取較高的收入,農村家庭出身大學生會遭遇比城市家庭出身大學生更多的困難。大學畢業生最想進入的工作單位是公有部門(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和國有企業)和外資企業。城市家庭出身的畢業生進入公有部門的比例(47.8%)遠高于農村家庭出身的畢業生(31.1%),城市家庭出身的畢業生進入外資企業的比例(10.4%)也比農村家庭出身的畢業生(2.5%)高。與此同時,城市家庭出身畢業生的平均初職月薪(3443元)明顯高于農村家庭出身的畢業生(2835元)。這種差異主要表現在普通本科畢業生中,城市家庭出身的普通本科畢業生平均月薪(3505元)比農村家庭出身的畢業生(2851元)高654元。在重點本科和高職畢業生中,城市家庭出身畢業生的初職平均月薪也高于農村家庭出身的畢業生,但其差異并不是很大。
????上述調查數據說明,農村家庭背景的大學畢業生遭遇到更多的就業困難,其中,來自農村家庭的普通本科院校畢業生是就業最為困難的群體,他們最缺乏“拼爹”的資本,最沒有啃老的條件,相對較差的家庭經濟條件又急需他們就業而不是繼續求學、延遲就業。另外,青少年時期的農村生活環境使他們在社交能力和人格素質培養方面不如城市家庭子女全面,這些因素導致他們在就業競爭中處于劣勢,最需要政府和學校的就業扶助和指導,他們應該是大學生就業扶助政策的主要目標群體。
????貳 農村家庭出身大學生就業難帶來的一些社會問題
????農村背景大學生就業難并不僅僅是這些畢業生的個人問題,而且它也帶來一系列社會問題,影響整個社會的和諧發展。
????首先,農村出身大學生就業困難降低了農村人上大學的意愿,并導致城鄉教育不平等持續擴大。“上了大學還找不到工作”的現象使一些農村地區出現了新的“讀書無用論”,家長對子女教育投資意愿降低,學生學習動力缺乏。而農村人上大學意愿下降又成為高中和高等教育機會城鄉不平等持續擴大的一個主要原因,它同時也導致一些農村地區的初中輟學現象難以消除。
????其次,農村出身大學生就業困難導致城市社會出現了一個“受過高等教育的社會底層群體”,媒體也把他們稱之為“蟻族”。與城市家庭出身的大學生不同,農村家庭出身大學生遭遇就業困難時,較低可能獲得父母幫助或靠“啃老”生存,同時也很難返回農村家鄉謀生。他們只能接受低收入、不穩定和缺乏社會保障的工作,租住擁擠的群租房屋或環境惡劣的邊遠郊區,工作和生活條件趨于“民工化”,成為城市社會中的一個底層群體。
????第三,承受巨大就業壓力的農村家庭出身大學生也在校園中制造了一些問題。農村家庭培養出一個大學生往往寄予厚望,這無形之中也給大學生增加了心理壓力,期望與現實的巨大反差易于誘發一些心理異常和行為偏差。
????另外,農村出身大學生就業困難導致某些高校、院系、專業或者老師在招生時優先招收城市家庭出身的學生,因為校方擔心農村家庭出身學生難以找到工作而影響本校或本專業的就業率。雖然這種現象目前并不很普遍,但確實存在,而且,隨著教育管理部門越來越把就業率作為考核學校和專業的重要指標,這種現象也會越來越突出,帶來城鄉教育不平等的進一步加劇。
????總之,農村出身大學生就業困難不僅是就業不公平問題,它還會加劇城鄉教育不平等和其他社會問題。城鄉之間的教育不平等和就業不平等使農村人社會上升流動渠道變窄,上升流動障礙增加,這將進一步擴大現有的城鄉社會不平等,并使這種不平等由父輩一代傳遞到下一代。
????叁 農村家庭出身大學生就業難的原因及解決對策
????導致農村家庭出身大學生就業難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原因。第一,由于父母文化水平、生活環境和視野的局限,來自農村的學生和他們的家長對所學專業及其就業前景的了解、對勞動力市場相關信息的掌握都要少于城市家庭出身的學生,這使他們在就業準備方面不如城市學生。第二,來自農村的學生所能動員的家庭社會資源和關系網絡要少于城市學生,這會影響他們進入好單位、獲取好工作的機會。第三,由于成長環境的局限,來自農村的學生在社交能力和人格素質培養方面不如城市家庭子女全面,自信心和自我能力表現也往往不如城市學生,這會影響到他們應征工作機會時(比如面試)的表現而失去一些就業機會。
?
?
?
?
相關鏈接:
周小川:相比就業 保持低通脹對央行更重要
李克強:要同步提高人民收入 實行更積極就業政策
就業決定招生:中國高校破解“就業難”的新嘗試
中國留學生在美擇校看三點:排名安全性就業
青年領袖共話“維特之煩惱” 愁沒錢創業怕再次就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