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日,浙江省中小學教育質量綜合評價監測報告新聞通氣會在省教育廳舉行,這是浙江進行的首次中小學教育質量綜合評價監測。監測報告顯示,浙江學生的學業水平、作業量控制、學生成長環境總體較好,但減負仍有較大空間。
????一直以來,中小學教育質量主要以學生學業考試成績和學校升學率來評價,形成了“過度關注學業成績、過度依賴紙筆測驗、過度采用橫向比較、過度聚焦尖子學生”的評價思維,而浙江此次綜合評價從學生學習狀況、綜合素質和成長環境三個維度著手,涉及的學校覆蓋全省11個市90個縣(市、區)。用浙江省教育廳副廳長韓平的話來說,這次綜合評價監測相當于“教育體檢”。
????“從2013年綜合評價的分析報告來看,浙江省總體學業水平顯著優于國內平均水平。”浙江省教育廳教研室主任繆水娟指出,浙江省義務教育階段絕大部分學生達到課程標準的基本要求,其中,三年級學生語文和數學課程達標率高達98%和97%。
????除學業水平,本次的綜合評價還從學生的綜合素質和成長環境入手,調查了教學辦法、學習動機、師生關系、自信心、學習負擔、課程管理等情況。
????“良好的師生關系是衡量教育質量高低的‘晴雨表’。”繆水娟介紹,教師教學方式和親子關系對小學生高層次認知能力的影響比較大;對于初中生,學校歸屬感、學習動力和師生關系的影響更為顯著。
????調查數據顯示,70%的三年級學生和57%的八年級學生師生關系良好;75%的三年級學生和51%的八年級學生親子關系良好;78%的三年級學生和72%的八年級學生同伴關系良好。“三年級學生對師生關系的評價明顯高于八年級學生。”繆水娟告訴記者。
????而從學習動力來看,浙江學生的學習動力較強,但內部學習動機較低,而外部學習動機的作用比較突出。特別是八年級學生中,依靠成績排名、物質獎勵等外部獎懲強化動機的傾向較為嚴重。
????“評價的意義在于改進,而非判斷。”繆水娟告訴記者,浙江將把質量監測數據作為日常教學改進的證據加以研究與利用,推動教學、減負等問題的綜合改革。
????據了解,浙江的教育評價研究由來已久。2010年,浙江省啟動教育體制改革試點項目“素質教育質量監測體系”,2013年12月,教育部批準浙江省為全國中小學教育質量綜合評價改革實驗區。
?
?
?
?
相關鏈接:
女性服避孕藥超一年需做體檢?